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5篇(完整)

时间:2023-10-07 15:10:03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学好党史“必修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5篇

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篇1

  学好党史“必修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场深入灵魂的理论学习,更是一场融入血脉的精神洗礼。

  忆往思来,涵养绝对忠诚的意志品质。“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溯党的光辉历史,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扬帆起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和民族的希望。党史蕴藏着共产党人“从哪里来”的红色密码,更立起“到哪里去”的精神坐标。学习党史,要深入细致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铭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涵养对党绝对忠诚的意志品质。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淬炼“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政治判断力,历练“不须悟性三关语,自有澄心一炷香”的政治领悟力,锤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政治执行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论知识根植于火热实践中,让历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继往开来,续庚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党团结和带领人民闯过激流险滩、越过惊涛骇浪、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论是为了革命事业振臂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是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焦裕禄,或是将青春和生命绽放在脱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崭新篇章。“学党史,知方向。”学之愈深,知之愈明。学习党的历史,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历史观,心怀“国之大者”,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信心、恒心。

  鉴往知来,厚植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翻开历史的书卷,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革命历史经验教训,还是“给群众留半条被子”的女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等英雄人物感人事迹,都生动地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切为了人民”写在纸上、放在心上,更落实到行动上。正是因为紧紧依靠群众、不断根植群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学习党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人民”中心词,深刻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思想理论,了解党史史实、把准党史脉络,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执政为民。要自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虚心拜群众为师、躬身向群众学习、积极汲取群众智慧,把人民群众作为实践工作的源头活水。

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篇2

  学习党史的最终目的是坚定信仰、指导实践。学好党史,既要通读博览,更要秉要执本,立足巡察工作实际,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作为一名巡察干部,我认为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学习党史与做好巡察工作相结合,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树牢“四个意识”,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态度做好巡察工作。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学深弄懂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不断提高巡察工作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坚持严于律己,坚决执行巡察工作纪律。在巡察工作中,严格执行巡察干部“十个不准”和湖北省巡视巡察干部“十五严禁”等有关纪律要求开展巡察工作,在用党的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巡察对象的同时,也要刀刃向内,时刻用手电筒照照自己,做遵守纪律的模范。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巡察干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指示要求,在巡察工作中不断强化人民情怀,精准发现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四)以实践担当为抓手,不断强化政治执行力。巡察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把政治执行力作为政治体检的重要“标尺”,丈量每一个被巡察单位的党组织,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巡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百年华诞,风华正茂。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巡察工作新的征程,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经验、精神和力量,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巡察工作中,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篇3

  四个“始终”学党史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鉴往事,知来者。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就要认真学、细致学、反复学,力求做到学懂、学透、学精,真正做到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要始终坚守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坚信天下为公、坚持务实担当。

  学史明理,要始终坚守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政治方向是为我们指引前行方向的指南针和定星盘,党员干部当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要随时向党中央看齐,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时常对准“坐标”,及时校正偏差。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锁定前进的方向,从心底里搞清楚“我是谁”,做到学史明理,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史增信,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学史增信就应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定政治立场,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改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也绝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应当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急难愁盼,时时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刻刻同群众保持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要自觉将“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做到学史增信,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定政治立场。

  学史崇德,要始终坚信天下为公。古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先辈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不断领悟我们党“毫不为己、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汲取我们党“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新”的英雄气概。我们当以党史为镜,树牢人民公仆意识,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想透彻自己“为了谁”,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学史力行,要始终坚持务实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躬身力行。党员干部当始终坚持务实担当、学思悟践、知行合一。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在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去,不做“清谈客”,要做“实干家”,善啃“硬骨头”,善接“烫手山芋”。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脚踏实地、务实担当的精神品质。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以“工匠人”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做,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以“滴水穿石”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

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篇4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勤学党史、善学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政治修养,达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目的。

  ‍不忘初心,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回顾历史,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如今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虽面临过艰难困苦的险境,但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将后来的路越走越辉煌。在革命时期,共产党员方志敏临刑前留下的遗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正是因为有这样不怕牺牲、甘于为党和人民奉献生命,坚定不移朝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信念走下去的共产党人,我们的党史才会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要不忘初心,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去拼搏、为了实现新时代党的使命去奋斗。

  ‍心有所系,在党史学习中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来不缺乏为舍“小我”为“大家”的共产党人,比如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我们要学习强化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慎独慎微,在党史学习中提高政治修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取得伟大的成就,与共产党人自身的政治素养有着密切联系。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提高政治修养首先我们要提高理论素质,汲取共产党前进的智慧,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我们要提高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自律,明确政治规矩,以党史上的反面教材为警示,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最后我们要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提高政治修养,净化个人思想,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合格的党员干部。

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办实事的心得体会篇5

  明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和启示,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和内涵,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宗旨和使命,深知“组织部的灯”为谁点亮、为谁长明,不断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高高在上,多想“怎么办”、少说“没法办”,努力破解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现实难题,不断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连断点,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民办实事,关键在“实”,要真刀真枪找问题、求真务实解难题,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这就要求我们聚焦基层期盼、强化需求导向,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让基层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厚植为民办实事的真挚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战争岁月,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用小木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封闭落后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巧干,奋力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百年以来,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尽心竭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与拥护,进而推动民族复兴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明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和启示,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和内涵,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宗旨和使命,深知“组织部的灯”为谁点亮、为谁长明,不断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蓝图,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让广大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找准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指向。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这一切的基础,来自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源自于对中国实际的深入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至理名言,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具体情况、找准工作重点。脚步经常迈进群众的“门槛”里,才能把实事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花更多的时间、用更多的精力,深入村镇农家、田间地头、厂矿车间,面对面、零距离地与群众拉家常,把实际情况摸准、把基层期待摸透,努力使“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精准匹配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

  涵养为民办实事的担当精神。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要出发。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新四军“铁军精神”,以及盐城建设、改革年代涌现出来的“东台林工精神”“胡友林精神”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盐阜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新时代新征程,没有战火烽烟,没有枪林弹雨,但依然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着我们去实现,一样需要我们敢于“流血牺牲”,秉持“铁的担当”,去攻克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学好党史,就要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密切联系群众、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使自己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多一些“点子”、多几把“刷子”,能够挑起应有的“担子”。对上,要不上交矛盾。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在把政策规定充分琢磨透彻的基础上,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办法,只要不违背党纪国法、有利于基层群众,就要想着办、全力办。对下,要不漠视困难。对基层请示的具体问题,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高高在上,多想“怎么办”、少说“没法办”,努力破解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现实难题,不断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连断点,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制度是管根本的。为群众办实事,既要立足眼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又要着眼长远、结合本职岗位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努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敢于突破固化思维、跳出路径依赖,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路子,真正把组织工作做到“点子”上。考察干部,不能仅仅满足于规定程序一步不少,更要在识人头、察实情上下功夫,具体看一个干部批阅了多少人民来信、回复了多少短信电话、走访了多少困难群众、化解了多少棘手矛盾,切实考准考实干部为民情怀;招引人才,不能仅仅满足于轰轰烈烈地搞活动,关键要精细推进、精准用力,全力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基层党建,不能仅仅满足于漂漂亮亮地建服务中心,关键要强化需求导向、凸显服务功能,让老百姓愿意来、经常来,来了以后还能得实惠。要坚持当下做与长久立相结合,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总结上升为制度安排,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扩大受惠面、提升影响力。

推荐访问:党史 心得体会 教育学 党史教育学党史办实事 党史教育学史力行研讨发言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