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9篇

时间:2022-09-03 11:00:05 疫情防控 来源:网友投稿

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9篇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储运网Http://www.chinachuyun.comDISCUSSIONANDRESEARCH探讨与研究摘要:如今,新冠肺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9篇,供大家参考。

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9篇

篇一: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储运网 Http://www.chinachuyun.comDISCUSSIONANDRESEARCH 探讨与研究摘要: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形势并不乐观。疫情引发的出口限制无形中增添了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放大,对全球贸易供给侧造成不对称影响。多重因素导致的市场不确定性预期带来的价格波动势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积极性,导致贸易投资缩减,国际农产品贸易规模下降,供应链风险大幅上升。对此,我们要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信心,深化国际农业贸易合作程度,加强农产品储备体系,加速产业链深化改革,运用“物联网 +”技术,实现农产品互通互联。关键词: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新冠肺炎疫情;产业经济;农产品贸易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格局,其发展中既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也增加了风险。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产业链稳定亦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冲击,与此同时带来的连锁反应增大了全球产业链的“断链风险”。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产品产业链出口因成本价格不稳定而带来的供应链风险。二是出口方因疫情带来的进出口限制造成的市场预期混乱。农业是中国深度全球化的产物。据 2020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仅 2020年,中国自美进口农产品总额达到 1627.4亿元,可见农产品贸易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事实表明,国际粮食贸易潜力巨大,贸易发展不仅满足了新兴经济体的消费需求,同时在保护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方式 [1]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贸易影响深远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依靠本国资源难以解决全部的农产品和食品的需要,农产品进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随着疫情的加剧,不少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如不加以控制,短期内将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飞涨,甚至会进一步形成社会层面的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于冷链食品进口的管控,对于发生聚集性感染疫情的企业,则通过暂停进口的方式保证国家安全,导致终端供给减少,同时,复杂的核酸检测技术也使加工及港口等重要环节的运营效率下降,增大了贸易壁垒和无谓成本。由于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出口企业面临着停业的高风险,对我国农产品供给带来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产业链的断链风险。新冠疫情加剧了贸易保护。由于疫情带来的社会经济动荡,引发很多国家的恐慌情绪,并采取了限制出口的措施。农业方面,中国尽管具有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坚实基础,但还是已经在全球粮食市场上感受到了波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变化。在一个供应链网络的整体生命周期中,企业必须经历需求、价格、汇率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动。而新冠肺炎疫情显著提高了以上变量的不可预测性。根据 OECD和 FAO联合发布的 2020~2029年农业展望报告,2020年经济增长的大幅放缓会导致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但是短期内,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带来价格的剧烈波动。3月以来,部分农产品出口国的供应链受阻以及出台恐慌性、阶段性的出口限制,导致了市场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市场主体经营风险加大 [2]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世界产业链重组。尽管新冠疫情是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一记重击,但加速了国家间的结构性洗牌。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前提,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基础条件设施优势得天独厚,但始终作为制造业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自主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发挥比较优势。疫情期间,一些行业可能由于贸易壁垒、贸易成本陡增而减少出口,一些企业市场的转移,将使中国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农产品贸易方面,随着互联网发展与农业的结合,会让更多消费者互利。从长期来看,产业链与产业链间的竞争还将继续加剧,也许新冠疫情是中国农产品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好契机。二、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思考及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在短短一年内波及政治、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且仍在全球扩散。其发展不可谓不快,影响不可谓不大。我们要坚定的做好长期与新冠肺炎做斗争的准备。既要疫情防控,又要发展经济;既要发把握机遇,又要警惕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一)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中国自 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直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世界的贸易伙伴。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独善其身”,就单个国家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应对疫情的合理方案,然而长期来看,这会影响到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这会使每一个国家的情况变的更糟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多边主义。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是当前减少疫情影响的最好手段,各国政府需要互相合作,共享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分析文 /马鑫鹏 祝玉浩141。

 。. .。

 。

 Chinastorage& transportmagazine 2021.05探讨与研究 DISCUSSIONANDRESEARCH疫情防控方面知识产权、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从而利用比较优势确保物资(尤其是防疫物资)生产最大化,进而通过贸易使每一个国家变好。维护多边主义还影响着国家的就业。根据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ICC)的报告指出,在大多数经济体中,中小型企业创造了大多数的工作机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多边主义意味着更大的国际市场,这也给这些中小型企业带来了照常运转的可能,从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中国的疫情防控已初获成效,其先进经验亦被多个国家借鉴并学习。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理念和行动成为特殊时期推动世界走出至暗时刻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3] 。这正是因为中国倡导多边贸易,加强国际合作的最佳肯定。(二)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信心,深化国际农业贸易合作程度面对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确定的粮食安全方针,要加强监测、及早谋划,系统应对、综合施策,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主动权,确保中国粮食供给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为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4] 。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进出口国,中国粮食储备丰厚,具有绝对安全的保障性用粮。同时,地方政府要把控好质量关,对于我国农作物的主产区,要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提高支持力度,有效提高粮食综合产值。另外,应深化国际农业贸易合作程度,促成由单纯的农产物出口转化为加工出口,使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国际企业间增强步伐的一致性、协调性,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以期达到共赢的目的。(三)加强农产品储备体系,加速产业链深化改革加强农产品储备体系,还需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检测,制定综合的策略,谨防在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影响下民众的恐慌及其带来的囤粮行为。在疫情期间,应加大信息的互信互通,对虚假的市场信息,及早做出辟谣。加大公路、铁路的运输效益,对于新鲜农产品,应在通行费方面给予减免,以降低运输成本,确保粮食供给侧充足。建立国内完善的农产品储备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国际农产品贸易紧缺带来的冲击。对于米面粮油等基本民生物品,应实时确保存有量达到本地区 15日消耗量以上,以提高民众对粮食供给的信心,同时稳定粮价,对农民对粮食市场的预期也是一记强心剂,有效的提高了种粮积极性,对消耗库存、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面对疫情,中国率先进行了严格的防控,目前国内产业链基本已正常运作。在过去的 20年中(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始终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中国始终作为制造业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为世界代工。这次全球的疫情,中国应发挥得天独厚的产业链优势,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产业链洗牌。中国有着丰富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链的演化动力可以转化为向国内市场发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可附着在食品及其包装中传播,国内民众对进口食品普遍持恐慌态度,国内农产品企业可以通过深挖国内用户需求,推动经济内循环,将原本投放到国外市场的产能“出口转内销”。这就要求企业增强自身软实力,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商品质量,对现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培养高端产业链集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转型带来的产业链断链风险。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在产业链中依旧有明显的劣势,易在产业链转型中造成断链风险。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应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并不断进行科学创新和技术研发,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产品上,政府可通过补贴等外部性因素予以支持,并进行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战略性布局,提高农产业现代化水平。(四)运用“物联网 +”技术,实现农产品互通互联智慧农业在我国已经提出多年, “物联网 +”技术目前运用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成果是溯源,仍未起到突破传统农业发展壁垒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物联网 +农业,就是要把从生产档案到产品档案,再到储运档案,统一汇总为溯源标签。消费者通过溯源标签可以查询到完整的商品信息。这对新冠肺炎疫情病毒下,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路。然而,我国的高新技术分布并不合理,农产业中使用“物联网 +”技术并不常见,主要的原因是系统价格较高、农业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对此类型系统认可度低。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求我国出台惠民的政策,普及物联网系统,同时培养民众对物联网的使用,提高对“互联互通”的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我国在保持开放态度的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同时推动国内供给侧改革,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提高自身水平,相信在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中国能够交出一份令世界满意的答卷。C(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参考文献[1]顾善松,张蕙杰,赵将,陈天金,翟琳.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变化:问题与对策 [J].世界农业,2021(01):11-19+37.[2]顾善松,张蕙杰,赵将,陈天金,翟琳.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变化:问题与对策 [J].世界农业,2021(01):11-19+37.[3]人民日报.重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21/0118/c40531-32002234.html,2021-1-18.[4]程国强,朱满德.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粮食安全:趋势、影响与应对[J].中国农村经济,2020(05):13-20.142。

 。. .。

 。

篇二: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对贸易产生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摘要】2020 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影响。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的背景下,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工厂停摆、物流停运,加之我国外贸发展本身就面临一些外部挑战,而疫情导致全球需求进一步收窄,因此,疫情与外部挑战的叠加对我国外贸产生负面影响。论文就新冠疫情对天津外贸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1 新冠疫情对天津外贸的影响 2020 年 3 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中国 2020 年前 2 个月的进出口贸易总值为 4.12 万亿元,同比下降 9.6%,其中进口总值为 2.08 万亿元,同比下降 2.4%,出口总值为 2.04万亿元,同比下降 15.6%,贸易逆差为 425.9 亿元,全国外贸进出口不容乐观。近年来,天津贸易正处于产业转型、贸易改革阶段,不期而至的疫情不仅对天津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也打乱了天津的贸易战略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20 年一季度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874.35 亿元,同比下降 9.5%,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比下降 14%。受各种因

 素影响,相关国家减少或者关闭航空、港口、边境的措施为天津的对外贸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1 贸易需求与供给发生变化。疫情发生后,中央采取了有效的封城、居家隔离、企业延缓复工等防护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同时,面对全国的停工停业,贸易的供给也大大降低。其主要原因有 2 点:第一,劳动力的缺失。疫情防控期间,因为人员流动的管制导致劳动力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体系、分工体系的紊乱和现代产业链暂时性断裂。第二,成本的上升。天津贸易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由于制造流程的不同,又分为上中下游企业,而供应链的问题,并非由一家公司作为主导,而由于疫情正逢春节,企业通常会在年底压缩库存,所以很多制造业企业即使复工也面临“无米之炊”这一困境,而此时原材料的价格遭到哄抬,导致成本升高。但在中央的有效控制下,疫情逐渐纾缓,4 月全国复工,企业开始全面加工追赶订单,供给大幅度提升。进入第二季度,天津外贸出口降幅比 1~5 月收窄 4.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降幅 3.2 个百分点。全球疫情的蔓延,对外部需求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统计,疫情高发的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为 1571.74 亿元,下降 8.0%,降幅比1~2 月收窄 1.8 个百分点。4 月全面复工复产后,经济逐渐回暖,贸易经济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有所回升,外贸出口降幅收窄 10.4 个百分点。但在经济逐渐复苏的情况下,外贸需

 求仍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国际订单的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影响了近期天津市乃至全国的各类交易会和展会的举办,导致国内外商的订单数量急剧下降。这尤其对于在战略规划中高度重视全球价值链生产的参与度的天津来说,外贸变得尤为重要,而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外部难题,也使得天津外贸形势更加严峻。第二,外部市场的需求不足。虽然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初步控制,经济也在全面复苏,但国外疫情状况不容乐观,市场仍处于瘫痪状态,并且受此次疫情的影响,部分国家对来自中国的各类产品出口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出入关检查,甚至部分国家颁布了针对中国公民或者中国货物的紧急边境管理措施,这更是使得新冠疫情下天津贸易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1.2“三重困境”下的外贸企业。在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外贸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多重挑战,对天津乃至全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据海关统计,2020 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6.57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 6.4%。其中,出口 3.33 万亿元人民币,下降 11.4%。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大幅攀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的形势日渐严峻。例如,外贸企业的订单被暂停或者延迟发货,这为大多数的外贸企业带来

 了资金压力,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外贸企业在复工复产后的发展格外重要,外贸企业同样面对不同的战略选择。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1 月 1 日《外商投资法》的正式施行在疫情期间为不少外贸企业带来了生存机遇。首先,《外商投资法》的施行释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强劲信号,对提振全球投资者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其明确外资内资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竞争等内容,对提振外资在中国投资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外商投资法》从法律上对市场准入与外资政策透明度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细致的规定,明确了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了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最后,在积极吸引外商的同时,《外商投资法》也会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加速企业在“洗牌”机会中紧跟创新的步伐,进行转型升级,实现适者生存。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我国利用外资形势明显回稳。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 679.3亿美元,同比下降 4%,其中,二季度增长 5.1%,增速比一季度回升 17.9 个百分点。仅以 1 月为例,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 3485 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稳定趋好,《外商投资法》落地效果明显。这有助于外贸企业在疫情期间得到些许“喘息”机会,更有利

 于天津市的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口的建立与开放,推进天津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营商环境的建设。

 1.3 现阶段的外贸困境与机遇。2020 年上半年,天津市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央的领导指示下,天津市 4 月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逐步克服前期疫情影响,呈现明显的稳定回升态势。从经济运行走势看,主要指标持续回升;从累计速度看,上半年外贸经济指标与一季度相比,降幅收窄,外贸出口降幅收窄 10.4 个百分点;从当月速度看,外贸出口由下降转为增长 20.3%,种种迹象都反映出天津市外贸运行韧性和稳定性较好,抗风险、抗冲击能力较强。而进出口的改善给疫情下天津的贸易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及新的机遇。数字化时代全面发展的中国,数字化的贸易改革迫在眉睫,此次疫情更是彰显了数字化外贸的重要性,在交通并未完全解放的情况下,线上博览会、线上展览、“云贸易”与“云谈判”成为新的趋势和贸易新形式。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天津市政府积极推进“互联网+贸易”模式,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子商务合作;引导外贸企业构建数字化营销平台,通过“云贸易”的方式完成线上活动,不断丰富线上销售方式。

 2 对策及建议

 2.1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链现代化。2019 年 8 月 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点讲话,强调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从政策上来说,要挖掘产业结构的弊端并实现基础性产业基础的再造。在完善天津产业链并同步进行工程提升的同时,要巩固现有产业优势并且强化优势产业地位。

 2.2 扩大贸易发展空间,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产业转型。在外贸发展方面,着眼于外贸长远发展,推动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持续开拓贸易新市场、新道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提高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在国内生产方面,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根据国家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逐步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创新实力。

 2.3 减少外需市场供给,挖掘外贸产能出口转内销。在外需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一是需要稳定外资企业的信心,以现阶段全球经济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企业分工生产。加强与国外进口商的交流与联系,稳定外贸关系。二是逐步将剩余的天津企业产能内销化,为实现“国内大循环”贡献一份力。具体来说,鼓励企业进行产品战略转移,弥补产业链

 当中的短板。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包括信创、网络安全、芯片、创新药、高端设备在内的高端产业。

 2.4 全面培育数字化市场,支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由于疫情的爆发,为满足民生需求和顺应消费习惯,促使企业改变传统外贸模式,从而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鼓励企业向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在线业务、数字外贸等新业态新模式转型,打造外贸发展的新形式。

篇三: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经贸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政策应对朱京安 王海龙内容摘要: 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同比增速将有所下降,外贸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国际贸易摩擦也可能有所增加。但是,本次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只是暂时的短期波动,我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并不会受到全局性影响。在政策应对方面,应保障临时性应急政策的有效供给,加大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政策支持,尽快设计应对贸易摩擦的政策方案,并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放宽的货币政策,以迅速恢复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强劲态势。关 键 词: 疫情 进出口贸易 外贸企业新冠肺炎疫情自 2020 年年初爆发以来,在过去的两个月间席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2020 年 1 月 20 日,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 1 号公告,将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 《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自2020 年 1 月 22 日开始,我国各省市陆续启动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2020 年 1 月 31 日,世界卫生组织 ( WHO)宣布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于 3 月 10 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接近构成全球大流行。本次全球性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准确认识并分析当下疫情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是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消除影响的逻辑起点和工作基础。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将造成的负面影响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非经济性因素冲击了世界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转。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全球经贸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将不可避免地经受一些负面影响,包括进、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有所下降,进出口企业、生产加工企业、船舶运输企业以及港口服务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新增压力,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交往中可能也要面对一些新增的贸易摩擦。( 一) 进、出口同比增速将有所下降根据海关统计,2019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12 月份当月进出口总值达 3. 01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 12. 7%,创月度历史峰值 ( 杜海涛,2020) 。但是,受到本次突发疫情叠加假期因素的影响,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我国 2020 年 1-2 月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总值已分别下降 2. 4%、15. 9%和 9. 6%,疫情给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已初步显现。本文认为,2020 年整个疫情期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较2019 年同期有所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0 年 1-2 月,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分别下降 19. 6%、14. 2%和 15. 3%。在全球性疫情的影响下,海外商供货、国内提货经营、运输分销和市场活力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进口企业不得不等待观望,原本强劲的进口势头也被迫放缓,我国的进口同比增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在全球疫情因素的作用下,国内生产配货、运输发货以及海外市场均受到政策性限制,同时考虑到出口商品在9 2国际贸易 2020 年 第 3 期[作者信息] 朱京安,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海龙,南开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王海龙,电子邮箱:whl6630@ 163. com。

 中国经贸海外可能遭受日趋严苛的卫生检查和管控壁垒,以及加工贸易可能面临的转移效应。由此,本文认为疫情期间我国的出口同比增速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 二) 外贸企业将面临新增压力1. 进出口企业将损失一定的海外订单不确定性是本次疫情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疫情的不确定性叠加全球性蔓延,一方面将增加消费市场的不确定,另一方面将导致各国防疫管控等全球政策性限制因素增加。进出口企业为避免滞港滞仓、订单违约以及海外销售受挫的损失,不得不放弃部分海外订单。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0 年 1-2月,我国各经营主体普遍面临困难挑战。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分别下降 12. 8%、20. 4%和 12. 4%。2. 生产加工企业可能面临突出困难生产加工企业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占比较高,一直是我国作为生产大国的主要标志 ( 谢申祥、冯玉静,2019) 。受本次疫情管控等政策性因素影响,生产加工企业的困难可能会逐步凸显。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0 年 1-2 月,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 18. 8%,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 16. 4%,生产加工贸易降幅较深,企业压力较大。生产加工企业的突出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产加工活动作为一种将劳动附加于商品 价 值 的 人 类 活 动 ( 刘 元 胜,2013) ,无法通过线上作业完成替代性的工作形式转换。二是劳动者的工资保障与企业效益停滞之间的矛盾凸显,将逐步加重企业的经营困难。三是生产加工企业作为世界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受政策性阻滞后,不能排除未来出现外资减少、产业链转移的风险。3. 船舶运输企业将新增运营成本基于全球性疫情的原因,部分国家陆续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卫生检查措施。其中,涉及我国船舶( 船员) 的卫生检查措施 ( 见表 1) 将对我国的船舶运输企业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为接受口岸国的卫生检查,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以及船员作业均将迟延,这将整体提升我国船舶靠港作业的时间成本 ( 尤力,2003) 。另一方面,为配合口岸国的卫生检查,我国的船舶 ( 船员) 需要办理、提供本国或口岸国的健康证明,其中增加的防疫成本必将使企业总经营成本有所提升。4. 港口服务企业可能出现经营压力随着部分国家涉及我国港口经停船舶卫生检查措施的陆续实施,货源企业可能被迫改变航线回避我国港口,进而导致我国港口吞吐量减少,港口服务企业也将面临新增的经营压力 ( 钱晨、余升国,2019) 。首先,理货、疏港、仓储和运输港口服务企业的业务量将有所下滑; 另外,基于我国港口企业服务水平、市场价格和政策环境等优势累积的企业竞争力也会因此受到削弱 ( 刘景山、吴价宝,2019) ,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增添更多非市场因素形成的经营压力。( 三) 国际贸易摩擦将会有所增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陆续有国家基于卫生防疫原因制定了各类政策性贸易管制措施。其中,防疫医疗物资的出口管制 ( 见表2) 、涉及我国商品 ( 以动物制品、食品为代表) 的进口限制 ( 见表 3) 以及涉及我国船舶 ( 船员)的卫生检查 ( 见表 1) 等典型措施均会形成一定的贸易壁垒。由此,本文预判我国政府和企业在未来的进出口贸易往来中,各类贸易摩擦可能会有所增加。1. 政府间的贸易摩擦未来我国政府可能就以下三类问题与他国政府产生新的贸易摩擦。一是有关疫情的医疗物资管制措施可能会引发关于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的贸易摩擦。二是他国涉及我国商品 ( 以动物制品、食品为代表) 的进口限制措施可能会引发关于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的贸易摩擦。三是基于疫情而增设的船舶( 船员) 的卫生检查措施可能引发关于必要性和公平性问题的贸易摩擦。2. 政企间的贸易摩擦围绕前述措施,政企间新增的贸易摩擦主要有:第一,我国企业与他国政府基于卫生检查措施和进口管制措施引发的行政性贸易摩擦。第二,我国政府与我国企业以及与境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营企业基于货物国际流动的管制措施而引发的行政性贸易摩擦。0 3国际贸易 2020 年 第 3 期

 中国经贸表 1 部分国家涉及中国相关船舶 ( 船员) 的卫生检查措施统计国家 卫生检查措施澳大利亚 所有中国来船都需提供船员身体情况信息表菲律宾 所有在过去 14 天内挂靠过中国的船舶,将在锚地接受检疫马来西亚船舶到港前 5 天,必须向当地发送船舶在船人员健康状况; 其中,停靠巴生港的,船舶在 14 天内停靠的最后一个港口是中国港口或者尽管船舶在 14 天内未靠泊中国港口,但有中国船员在船舶抵达巴生前 14 天内上船,将由卫生署检疫,所有船员逐一检查泰国 泰国港口管理局派遣检疫小组上船,尤其对来自中国的船舶,启动筛查高危船员的程序缅甸 过去 14 天停靠过中国港口的船舶,在船人员不得下地印度尼西亚 国家卫生部将联合港口卫生办对来自中国的船舶进行卫生检疫新西兰船舶必须在抵达 24 小时前填好 《健康声明》,将其交回港口管制; 此外,在船只抵达前 90 分钟,船长必须通过 VHF无线电告知港口管制,确认船员的健康状况没有改变; 在过去的 14 天中,船只如到过中国 ( 包括港澳台) ,则不能进港韩国过去 14 天内停靠过中国港口的船舶需先安排上船检疫; 所有船员不能上岸、不予办理登陆证; 同时在韩国港口期间不允许更换船员资料来源: 根据新浪财经相关资料整理,https: / /baijiahao. baidu. com/s? id = 1658798196567997079&wfr = spider&for = pc,发布时间: 2020-02-17。表 2 部分国家对防疫医疗物资的出口管制情况国家 防疫医疗物资出口限制措施印度 禁止出口个人防护服和 N95 口罩等伊朗 暂停未经卫生部授权的医用口罩出境韩国向国外发送 1000 个以上的口罩,或者价值超过 200 万韩元 ( 约合人民币 12 万元) 洗手消毒液时,简易通关流程将转为正式通关流程泰国 管控口罩、生产口罩的聚丙烯纤维、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出口,管控期限为 1 年越南 邮政暂停接受医用口罩、消毒液、医用手套等寄往国外的货件资料来源: 根据新浪财经相关资料整理,https: / /baijiahao. baidu. com/s? id = 1658798196567997079&wfr = spider&for = pc,发布时间: 2020-02-17。表 3 部分国家涉及中国的进口管制措施情况国家 进口管制措施吉尔吉斯斯坦 限制从中国进口肉类食品,禁止从中国进口农产品塔吉克斯坦 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类型的食品 ( 包括禁止自第三国进口中国食品)约旦 暂停从中国进口动植物产品土耳其 暂停从中国进口各种动物产品 ( 包括所有活体和非活体动物类,以及动物和动物废弃物制品)印度尼西亚 禁止从中国进口活体动物埃及 禁止从中国进口洋葱资料来源: 根据新浪财经相关资料整理,https: / /baijiahao. baidu. com/s? id = 1658798196567997079&wfr = spider&for = pc,发布时间: 2020-02-17。1 3国际贸易 2020 年 第 3 期

 中国经贸3. 企业间的贸易摩擦在前述各项措施的干预下,我国企业与他国企业可能围绕各类合同履行问题新增如下三个方面的贸易摩擦: 一是企业纷纷主张情势变迁或不可抗力事由进而围绕合同变更、解除以及违约责任问题新增的贸易摩擦。二是收发货人与运输企业之间围绕运输延迟等问题产生的贸易摩擦。三是企业与银行间围绕外汇管制、兑付延迟等问题新增的贸易摩擦。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趋势分析总体而言,尽管本次疫情具有全球性特征,但它对我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不会产生全局性影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也只是暂时的阶段性波折。( 一) 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暂时的阶段性波折随着世界各国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推进以及我国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同比增速将迎来反弹,我国外贸企业经受的新增压力也会得到舒缓。期间各类政府、企业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将成为临时摩擦,不会产生根本性冲突。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随着世界各国对疫情的加紧防控 ( 见表4) 以及我国在基本控制国内疫情后对其他国家的援助扶持,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拐点终会来临,国际贸易秩序将逐渐恢复; 其次,我国外贸企业已经开始分批复工复产 ① ,国内的市场供给能力和消费活力将逐步恢复; 再次,我国出口产品的卫生信誉也将得以恢复,进口国涉及我国的贸易限制也会逐渐减少和退出; 最后,我国的进口企业依旧充满活力。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截至 2020 年 1 月底已签约报名参展企业超 1000 家 ( 步欣,2020) 。在疫情过后,进口企业为释放疫情期间政策性因素限制的竞争潜力,企业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由此,可以确信我国进出口贸易经受的影响只会是暂时的,长期的发展趋势将得以逐步复苏。( 二) 我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不会发生全局性变化1. 世界经济对我国的依存度不会显著下降《中国与世界: 理解变化中的经济联系》报告研究显示,自 2000 年至 2017 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综合依存度指数从 0. 4 逐步增长到 1. 2,表明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疫情因素虽然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市场和生产供给能力有所抑制,但是潜在的市场实力依然巨大,占全球消费总表 4 部分国家的疫情防控措施统计国家 主要的疫情防控措施韩国 政府启动应急机制,发布疫情治疗管理方案,加强对公众性聚集活动的管制; 企业以线上远程办公方式开展业务日本政府发布应急资金,部分地区如北海道等进入紧急状态; 大批公共设施停业,超市、百货公司等商业设施缩短营业时间或临时停业意大利政府签署疫情防控法令,规定在疫情严重的伦巴第、威尼托、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以及另外两个省暂停集会、体育和其他各类竞赛活动、学校停课; 此外,在全意大利境内尽可能实行弹性工作制,暂停学生集体出游和延长驾照考试期限等措施伊朗将中国诊疗方案翻译为波斯语向公众发布; 组织 30 万个小组开展全国入户排查; 全国所有学校停学; 取消包括婚礼和葬礼在内的一切集会; 在公共场所实施体温监测美国政府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等实施旅行限制; 对意大利、韩国等国家飞往美国的乘客在抵达前实施多次健康检查; 部分州进入紧急状态,学校进入关闭状态俄罗斯 政府积极推进研制抗疫药品和试剂;...

篇四: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65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探析丁雪萍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广西钦州 535000 2020年初,我国国际贸易正在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在货物以及物流等方面停滞,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合同或承包合同无法履行,随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我国国际贸易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危机当中。一、新冠疫情下的国际贸易与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美国与中国之间进行长期的贸易争端,这给国际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总体上,以2019年计,因为全球经济增长下行,全球的国际贸易都在萎缩,WTO的数据显示部分数据已经接近或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这显示全球贸易呈现大幅放缓且增长乏力的趋势。受益于我国持续的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等,我国对外贸易稳中有升,虽然受经济下行影响,但总体保持稳定,且有提升趋势,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1.54万亿,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同比增长5%,进口14.31万亿,同比增长1.6%,贸易顺差扩大,达到2.92万亿,扩大率25.4%,当然考虑到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波动,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压力,当然在2020年1月份,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签署,给国际贸易带来了积极影响。而刚刚中美签署经贸协定,我国恰好爆发新冠病毒疫情,随着疫情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显然遭遇了负面冲击,具体来看各地工业企业春节复工时间推迟,交通、物流、仓储等行业都受到严格限制,检疫工作更严格,短期内,出口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交易成本与风险大增,已经签订的贸易合同可能无法履行。随着我国新冠疫情爆发,WHO将本次疫情定性为PHEIC,即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说明本次疫情的严重性,引起相关缔约国的恐慌,而WHO虽然建议不采取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但依然有部分国家针对我国特定类别商品的出口执行临时管制,存在一定短期影响,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国整体对外贸易必定好转。外需方面总体稳定,全球经济出现触底回升趋势,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关风险降低,预计年内全球经济增长要高于2019年0.4个百分点,达到3.3%,而随着我国逐步实现复工复产,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和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各地也对企业加大了支持力度,供给端逐步恢复,外贸形势逐渐好转。内需方面我国进口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矿产品等,其中主要的进口货物是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因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条当中的地位相对稳定,因为出口受疫情短期影响,进口必然受影响,所以进口与出口的受影响情况相似,比如石油,我国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受疫情影响,石油类产品的需求明显下降,若类比当年的非典疫情,本次新冠疫情下,石油的需求可能每天将减少40万桶,疫情期间国际油价下降恰好印证了国际市场对我国原油需求下降的判断。不过医疗物资的进口额明显增大,但是受进口额度限制,对进口的影响实际有限。二、新冠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若不考虑疫情,而看国际贸易的增长预期,根据WTO的数据显示,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在2020年初会继续疲软,商品贸易指数还在持续下降,第四季度可能会有所回升,但是全球商品贸易复苏的可能性比较低,2020年国际贸易在第一季度可能还会下降,若考虑了疫情的影响,显然贸易前景还会进一步受限。实际上新冠疫情已经全球大流行,在此种状况下,首先是国内疫情控制关键时期,虽然在持续推动复工复产,大部分工业大省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均超过九成,但我国90%以上的小微企业复工率依然在低位,这些小微企业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为我国提供了80%的就业、70%的技术创新,60%的GDP和50%的税收,也是规模以上企业的供货商和配货商,因此小微企业如果不能顺利全面复工,必然拖累我国的出口产品,而全球疫情流行后,国内的进口必然采取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疫情爆发国内出现停工潮,也可能影响国内进口的物资供应。其次,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是欧洲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占据中国出口市场的45%左右的份额,如果这些国家疫情持续升级,我国的出口商可能会继中美贸易摩擦后再次受到冲击。最后,东亚经济圈、北美经济圈以及欧盟经济圈是当前制造业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资金支持(项目编号:GXTSZY306)。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全球大流行,东亚、北美、欧盟三大经济圈作为主要的国际贸易地区,疫情非常严重,对国际贸易的顺利展开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部分商品处在停滞状态,对国内而言这是继中美贸易摩擦后一次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状况,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国际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仅供参考。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际贸易;影响;发展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23-0065-02

 International trade |

 国际贸易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66全球价值链中的三大核心节点,越是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产品,往往越离不开这三个经济圈的通力合作。类比2003年的非典,实际新冠疫情对国贸的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但是如果从全球价值量上来考量,本次疫情与非典疫情相比要更加复杂,特别是国际物流的发展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的出现使得付款方式由预付款加尾款的形势逐步转为先发货后付款的赊销形势,可能一部分国外进口商在没有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先收到货物,在市场行情走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国外进口商利用贸易公司承担责任的有限性来拒绝接受货物,使货物长期滞留在目的港,换而言之就是价值链中断了,价值链下游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投入品短缺的危机,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停工,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我国即便进入疫情收尾阶段,国际上的经济体因为疫情而影响生产,我国的企业也不大可能独善其身。总体上来看,目前全球受到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大多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国家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方面是有较强能力的,我国已经逐步控制了疫情,为世界创造了防疫的极佳窗口期,只要世界各国采取有力措施,并采取与风险相对称的安全防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受疫情影响,国际贸易短期内会遭遇负面冲击具有一定道理,只要全球各国,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几个疫情严重的国家采取有效行动,疫情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造成的影响也有限,但是最怕的就是“群体性防疫”这种尴尬状态的发生。三、新冠疫情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新冠疫情在我国最先爆发,随后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圈爆发疫情,当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欧盟经济圈、北美经济圈疫情陆续爆发,这三大经济圈拥有全球30%左右的人口,并且贡献全球70%以上的GDP,若新冠疫情在这三大经济圈无法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可能无法保持现有国际贸易状况,恐有触底回升后持续下降的风险。对于我国而言,国内的疫情基本进入收尾阶段,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基本恢复疫情前的产能,但是如果北美、欧盟以及日韩的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我国对外贸易可能会遭遇一次较强冲击。这一次冲击如何,关键还是要看相关的对策。对当前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的考量国内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所谓底线思维就是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掌握主动权。从国内来看,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苦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意思就是要保证疫情防控常态化了生产生活秩序才能全面恢复。面对这样的态势,首先,外贸企业要转型,扩大防疫物资的生产供给,政府部门要引导外贸企业调整产能结构,满足防疫时期全球的特殊消费需求,做好支持全球防疫工作的世界工厂,因为我国进入疫情控制收尾阶段,规模企业基本全面复工复产,中国为世界创造了最佳的防疫窗口期,实际上疫情期间我国的企业充分展现了物资调配和生产动员能力,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那么政府应应道企业持续生产防疫物资,助力全球防疫,实际很多国家都在寻求国内的帮助,比如塞尔维亚,企业大力生产物资,而政府还要帮助企业与国外疫情重灾区建立对口包销的产销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拓展出口业务的同时,也成为全球防疫的中国力量。同时随着疫情蔓延,一些国家已经出现抢购囤货潮,与群众生活有关的必需品也可以作为出口的对象,政府应引导相关企业建立与海外知名批发零售企业的贸易关系,积极招揽海外订单。其次,精准扶持,扩大内需,我国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此时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复苏,以此来帮助外贸企业化解外需萎缩的风险。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趋势下,国外主要的几个市场基本都已经沦陷,外贸企业失去对外订单的情况下,要生存下来只能通过国内市场,目前政府已经采取相应措施提振内需市场,比如筹办线上购物节、发放地方消费卷等鼓励消费,同时检疫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对本地消费人群集中的营业场所进行卫生检疫,对合格商家张贴统一检疫合格标志,对不合格商家则禁止营业,限期整改,以便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公共消费环境。最后,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外贸企业的资金链,同时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完善外贸资金链和供应链。政府应继续推进减税降费,为此财政赤字都可适当放宽,加强地方专项债规模,推动疫情严重地区出口企业恢复建设,货币政策保证未定的同时,适当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改革LPR,切实降低外贸企业实际利率水平,发挥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作用,强化信贷支持,保障外贸企业的融资能力,确保其资金链的合理。进一步从龙头企业入手,逐步推进重点企业以及配套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逐步实现完整的供应链,针对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则需要整合更多资源和力量,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比如物流,要引导对外物流企业通过培训来达成共识力,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提高工作能力,并且要特别关注员工的负面心理。四、结语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新冠疫情下,首先若全球各国采取积极防疫措施,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是短期的、局部的、可控的,但若全球主要对外贸易国家采取措施不力,将对国际贸易产生较为突出的影响,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国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风险。其次,新冠疫情对国际贸易造成短期冲击是必然的,从好的方面考虑,疫情期间也是我国国际贸易大力发展的一个窗口期,也是加强国际合作的一个关键机遇期,措施得当,在展现防疫中国力量的同时,也为后续国际贸易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姚天琪.电子商务经济体的兴起与国际贸易发展的转变分析[J].现代商业,2019(01):34-35.[2]饶毅.商品流通渠道变化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09):142-144.[3]王静颖.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研究[J].现代商业,2019(03):171-172.[4]连悦寒.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困境及完善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1):38-40.作者简介:丁雪萍,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五: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纾困对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王海军北 京 银 行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刘 超摘 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以来,中国外贸企业先后遭受了国内停工停产和国外进出口受阻两轮冲击。外贸企业供给和需求两端承压,疫情具体带来四方面影响:一是外需不振,外贸出口下滑显著;二是供给不畅,外贸产业链承压;三是物流不通,贸易交易成本提高;四是回款不稳,外贸企业资金流紧张。为缓解疫情给中国外贸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需从三个层面给予纾困破局之策:一是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具体包括扩大内需、外贸便利、减税降费及推动国际合作;二是企业自救转型,包括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拓展内销市场渠道、调整市场布局、产品转型升级及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三是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具体包括精准帮扶、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实施差异化监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关键词:新冠肺炎 外贸企业 政策干预 金融纾困中图分类号:F752;R1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20)13-0044-10一、前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经济体,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之一,为当前稳增长大局提供了强劲动力。据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 11%;接近 50万家外贸企业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约 2亿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25%;进口环节税收贡献 116%的全国税收总收入;货物贸易顺差 4215亿美元,增长约20%,是经常账户顺差的重要来源,有力保障了国际收支平衡。扩大进口促进了全球范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了国内供给体系,提升了出口产品和服务水平,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然而,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带来严峻挑战和风险。尽管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海外却疫情蔓延迅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 2020年 4月 30日,海外确诊人数高达 350万人。疫情最为严重的欧美国家均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欧美各国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被迫实施隔离、封锁和广泛的停工停产,以减缓病毒传播,并对来自中国的船舶与货物采取严格检疫措施,多国关闭货运港口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中国外贸企业 ① 受到前期国内因疫情停工停产和当前国际疫情扩散带来的两轮冲击。据商务部统计,受疫情影响,2020· 4 4 ·① 本文所指的外贸企业,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注册、有从事对外贸易 (进出口)资质和经营范围的企业,在经营范围内,这些企业对合法产品有进出口经营权。

 2020年第 13期/总第 2957期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为 657万亿元,同比下降 64%,其中,出口下降 114%,进口下降 07%,贸易顺差同比减少 806%,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下降达236%、142%和 141%。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严重冲击,引发并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主要国际组织均大幅下调全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世界贸易组织 2020年 4月预测,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大幅萎缩,严重程度超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预计全年全球贸易将下降 13% ~32%,超过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贸易 125%的下降幅度,北美和亚洲遭受的打击最大,对全球价值链高度依赖的产业将深受打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0年 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疫情将导致 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 3%,是 20世纪 30年代 “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全球经济贸易衰退的风险上升,外需进一步萎缩,将使我国进出口持续承压,大量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生产放缓甚至停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或部分断裂,将对我国外贸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本身比较脆弱,疫情有可能导致国际分工体系发生战略收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位置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风险,部分国家试图借口疫情防控发动新的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加,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都将导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长期承压。二、疫情对外贸的结构性影响(一)疫情对外贸国别结构的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3154万亿元,贸易目的国和地区由高到低依次是欧盟 (486万亿元)、东盟 (442万亿元)、美国 (373万亿元)、日本(217万亿元)和韩国 (196万亿元)。与以上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占 2019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值的 5436%。随着海外疫情蔓延,疫情对中国外贸国别结构的影响出现差异:2020年1~4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 907万亿元,同比下降 461%,其中,与欧盟的贸易总额为 123万亿元,同比下降 634%;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为 135万亿元,同比增长 571%;与美国的贸易总额为 096万亿元,同比下降 1254%;与日本的贸易总额为 067万亿元,同比下降 189%;与韩国的贸易总额为 060万亿元,同比下降 454%。以上数据表明三种情况:一是东盟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且是中国进出口目的地中唯一实现贸易正增长的地区;二是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叠加影响,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降幅最大;三是受疫情蔓延影响,中国与欧盟、日韩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考虑疫情在东盟国家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以及中国对欧美贸易依存度降低等因素,中国对欧美、日韩的进出口贸易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将远高于东盟。(二)疫情对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口 1723万亿元,增长 5%;进口 1431万亿元,增长 16%;出口涨幅高于进口涨幅,贸易顺差 292万亿元,较 2018年扩大 254%,对外贸易发展整体表现平稳。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64%。其中,出口 333万亿元,下降 114%;进口 324万亿元,下降· 5 4 ·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纾困对策07%;出口降幅远大于进口。进入 4月,随着中国 “稳外贸”政策相继落地,中国出口总值同比降幅较 3月有所收窄,但海外各国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相继停工停产,造成中国进口总值同比降幅有所扩大。其中,出口总值474万亿元,同比下降632%;进口总值433亿元,同比下降265%。但总体来看,依然是出口降幅大于进口。同时,考虑今年中国将加大从美国进口商品以落实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和召开第三届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因素,中国进口总量将会在下半年逐步回升。因此,从影响程度判断,疫情对中国出口的整体影响大于进口。(三)疫情对外贸商品结构的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9年中国外贸商品结构上看,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达 94%。其中,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部件出口额占比达 2688%,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出口额占比达 1671%,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占比达 1044%,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额占比达 732%。从进口结构上看,中国进口的最主要产品为制造业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矿物燃料。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同比降幅明显,其中,机电产品出口 195万亿元,下降 1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万亿元,下降 10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 024万亿元,下降 208%。而在进口方面,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进口增加较快。其中,进口铁矿砂 26亿吨,增加 13%;进口原油 13亿吨,增加 5%;进口煤 95778万吨,增加 284%;进口天然气 24656万吨,增加18%。为防控疫情蔓延,各国借鉴了中国防控疫情的经验和措施,要求企业停工停产,民众居家隔离。因此,以食品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增长,工业制成品需求下降。这种情况直接对我国出口占比极大的工业制成品造成不利影响。整体而言,疫情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影响较大,对中国原材料等进口影响较小。三、疫情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海外各国出于疫情防控而采取的各种管制和限制措施,在疫情早期将造成外贸企业订单推迟或减少、人流与物流停滞、原材料供给延迟或断供,而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和加重,供给端和需求端对外贸企业的冲击将持续发酵,最终导致企业内生风险上升。(一)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机制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需求端冲击和供给端冲击两个层面 (见图 1),进而引发企业内生性风险。供给端方面的冲击主要是针对原料、燃料、能源和技术等产品、服务以及其他中间产品的进口,由于出口国采取的各种限制出口、限制生产和人员隔离等措施,导致物流停滞,外贸企业进口受阻,进而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企业产能利用效率下降,运营成本上升;而需求端冲击主要发生在海外市场销售占比相对较大的外贸企业,疫情直接导致海外需求萎缩、订单减少或转移、客户流失、库存积压、企业资产周转率下降。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外部冲击最终将引发企业内生风险:首先表现为营业收入减少和运营成本增加,库存增加和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上升,侵蚀企业当期利润和现金流,进而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上升,甚至引发企业信用违约和破产风险,而微观主体层面的积聚风险势必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传递和扩散,可能带来宏观层面的经济金融风险。· 6 4 ·

 2020年第 13期/总第 2957期图 1 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影响的风险传导机制资料来源:作者自行绘制。需要说明的是,相比较一般贸易企业而言,由于加工贸易类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为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国内生产加工后再出口,因此同时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两重冲击,影响更为显著。而在一般贸易企业中,主要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受到供给端冲击更明显,主要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受到需求端冲击更大。(二)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影响的具体表现1外需不振,外贸出口订单下滑。欧美各国受疫情影响,非生活必需类商业场所相继关闭,近百万名零售业员工被迫休假。美国商务部 2020年 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 87%,为 4831亿美元,创 199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大环比降幅。美国全国零售业联合会 (NRF)预计,未来三个月,美国零售销售额将至少下滑 20%,导致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在内的总损失达到 4299亿美元。①零售业门店关闭造成美国内需不振,使万里之外的中国供货商新订单数量大幅下降,外贸出口急剧下滑。以海外贸易的晴雨表———集装箱吞吐量为例,2020年第一季度末,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八位的港口,除青岛港达到同比 22%的增幅外,其他港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多数港口达两位数跌幅,其中,上海港下跌 1040%,深圳港下跌 1190%,广州港下跌 1030%,大连港跌幅更是达到 2770% (见图 2)。由此可见,疫情对中国外贸新订单出口造成了严重抑制。2供给不畅,外贸产业链条承压。当前,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从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占比看,中间产品占到了全球货物贸易总量的 75%。各个国家既是中间品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中间品的主要需求者。因此,疫情发展与防控对稳定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统计数据,中国进口中间品占全球的比重为 145%,居全球第一位。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运行机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外贸企业原材料海外供给端运行不畅,产业链条承压严重。一方面,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国停工停产,供给能力下降。例如,汽车制造类企业进口零部件种类繁多,大部分属于专用件,由于技术和专用等原因,无法短期内实现国· 7 4 ·① 《美国多家零售百货面临加速破产风险》,载于 《经济参考报》2020年 4月 21日。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纾困对策图 2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示意资料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整理。产化,因此正面临 “无件可购”和 “无件可替”的困难。另一方面,国外上百场工业展会宣布延期或取消,包括汉诺威工业展、德国管线材展、美国拉斯维加斯五金工具展等行业领军展会。中国很多外贸企业无法通过海外展会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对中国商品的生产与出口造成巨大冲击。3物流不通,贸易交易成本提高。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外贸企业的境外物流受到严重影响。货物从出港到交付,中间环节各类交易成本增加,企业成本收入比扩大,给外贸企业利润增长带来压力。一方面,受疫情带来的国外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大范围停航,货物运输周期延长,船舶租金成本被迫提高。据 Alphaliner统计,一方面,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有 250多个定期航次被取消,部分受影响严重的航线则有高达 30%的运力撤出,全球贸易受到重创;另一方面,各国纷纷采取停工和限行措施控制疫情蔓延,进而造成港口作业时间减少,物流效率低下,目的港无人提货的现象频频出现。英国 《金融时报》刊载消息称:“进入欧盟的商品有 3/4走海路,欧盟内部贸易则有 30%靠船只运送。因此,海运码头的停顿迅速波及整个销售网。欧洲各港口和仓库正面临成品积压困境。”这就意味着中国外贸企业为保证货物顺利移交采购商,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成本,可能还会面临到港货物无人接收而带来的损失。4回款不稳,外贸企业资金流紧张。受国外对疫情管控的影响,中国外贸企业订单交付周期延长,各环节资金回笼计划被打乱,造成企业账面资金紧张。一方面,货款无法按时交付,企业间三角债情况严重。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截至 2020年 4月 10日,中国超过 76%的重点外贸企业产能恢复率超过 70%,企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但外贸企业却面临着海外订单取消或交货延迟等风险。货款无法按时兑付,使企业· 8 4 ·

 2020年第 13期/总第 2957期不仅拿不到收入,还要支付上游原材料货款,导致上下游资金拖欠的三角债现象相当严重。另一方面,海外订单减少,采购方借机压价。在国外需求下滑背景下,许多国外采购方对中国外贸订单提出议价要求,希望中国企业进一步下调货物价格,以此保证订单不被取消。企业如果接受降价请求,利润空间会进一步收窄甚至亏损;如果不接受降价请求,订单可能被取消,还要面临库存成本压力。不论哪种情形,都给企业资金回笼造成巨大挑战。四、外贸企业的纾困对策习近平在 2020年 3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强调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加强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全...

篇六: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贸易全国流通经济 30浅谈新冠疫情对国际贸易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陈丽琴(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一、研究背景2020 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在过去一年内,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增无减,世界多个国家经济发展遭受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和中国对外贸易均面临变局。为了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诸多有力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确保了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病的当下,正确认识新冠疫情给全球贸易带来的影响以及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制定有效措施降低负面影响,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防疫控制是当务之急,特别是新冠疫情严重地区,要全力以赴抢救病人,保障医疗卫生物资供应,努力提高治疗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赢得防控斗争的有力支持也离不开发展。在加强流行病防治的同时,切实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努力维护生产和生活的稳定有序,只有这样才能部分抵消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二、新冠疫情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020 年 1 月 16 日,联合国发布了《2020 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清楚地表明,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在 2020 年达到 2.5%。但在贸易摩擦、金融动荡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全球。1. 世界经济在 2019 年发展状况回顾和分析根据全球数据分析,2019 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主线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 2019 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评估已三次下调,从年初的 3.5% 下调至 3.3%,然后又下调至 3%。向下调整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继续恶化。联合国预测 2020 年的经济增长率放缓至 2.5‰。2019 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使得全球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量,投资者对市场也失去了信心。以美国政府为中心对中国一直采取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分别于 2019 年 5 月和 9月实施了新的关税提高计划,中美之间的商品征收了超过 5000亿美元的高关税,双边平均关税超过 20%。中美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总量的 40%,贸易摩擦影响了两国市场要素的分配,抑制了两国的生产潜力,影响了两国的经济,也给全球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应有水平。2. 新冠疫情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当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及争取增长动力之际,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2020 年,世界各国的重点将放在新冠疫情的预防和控制上,主要经济体能否完全控制疫情,消灭疫情,将最终决定世界经济的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 年前三个月,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0.65 万亿元,比 2019 年下降 6.8%。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 3.2% 、9.6% 和 5.2% ,产值分别为 1.02 万亿元、7.36 万亿元和 12.27 万亿元。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第一季度 GDP 环比增长了 4.8% 在过去的六年里,国家保持了正增长,在 2020 年的第一季度,国家制造了自 2008 年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日本经济在 2019 年继续衰退,加上流行病的影响,日本的 GDP 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 3.4%,这是日本自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点。摘要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贸易迎来了寒冬,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同比下降,国际贸易摩擦力度将会持续增加。从过去一年全球贸易总体情况来看,疫情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我国经济整体增速较为稳定。在国外疫情愈加严重,国内疫情不确定性散发的背景下,如何将疫情防控工作与进出口贸易工作协调好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疫情背景下国际贸易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究。关键词 :新冠疫情 ;国际贸易 ;进出口贸易中图分类号 :F224;F752.6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1)11-0030-03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1.11.009

 国际贸易全国流通经济 31三、新冠疫情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1. 进出口贸易增速同比下降2019 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中较为显著的一年,我国进出口规模按季度逐季提升,第四季度达到 8.59 万亿元,占全年进出口总值的 27.22%,尤其是 12 月份贸易额达到 3.01 万亿元,增速创月度新高。但 2020 年 1 月新冠疫情突发,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急速下降,据海关统计,2020 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同期下降6.4%。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国际贸易整个流程受到大幅限制,国内配货、运输等受到海外市场影响有所收缩,由于新冠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十分广泛,国家对于进口货物,尤其是冷冻产品的检验检疫越来越严格,进出口企业经济损失十分严重,进出口发展势头逐渐减缓,增速有所下滑。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1.54 万亿元人民币,比 2018 年增长3.4%,2020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 32.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增速同比下降。2. 外贸企业压力巨大传染病的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传染性和不确定性强,会引发恐惧、焦虑等情绪。新冠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并出现变异,消费者消费能力减弱,而各国防疫管控也增加了贸易壁垒。进出口企业出现了短暂的滞仓、违约、国外展会取消等问题,海外订单需求量递减。有关数据显示,2020 年第一季度进出口企业损失巨大。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体系中,生产加工企业占有较大的比例,受疫情管控影响,生产加工企业遭受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下降较为明显。由于生产加工企业一般无法通过线上作业形式实现生产经营,所以企业生产矛盾十分凸显,同时受到国际政治因素影响,其影响更为突出。3. 物流运输企业投入成本增加由于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国际物流运力下降,导致集装箱船费用大涨。港口拥堵造成的集装箱在港口停留的时间长、空箱难调配等问题都导致了运输成本的进一步提高。此外,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专门的卫生检疫措施,这对我国远洋运输行业来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船舶在贸易国进行停靠、装卸进度、为了配合贸易国的检疫需要提供给贸易国的相关资料等产生的费用,这使得远洋运输行业需要承担额外的时间成本及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入成本。4. 国际贸易矛盾升级国际贸易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政府、政企、企业。目前我国政府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医疗物资管制与国际政治间的矛盾,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医疗物资是战略性资源,由于国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与我国有较大差别,所以这可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是政企的矛盾,我国政府制定的检疫措施与外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这可能引发政府与外企之间的矛盾升级 ;最后则是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贸易矛盾,新冠疫情的情势变迁以及一些不可抗拒因素都会导致企业间出现合同变更、违约等问题,这也是企业间最难解决的问题。四、新冠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趋势1. 新冠疫情影响呈现阶段性随着国内新冠疫情控制效果提升,我国进出口贸易在 2020年 6 月份以后出现明显递增的趋势,外贸企业压力逐步减小。2020 年下半年,贸易冲突有所缓解。特别是世界各国都制定了针对性疫情防控措施,加之我国对世界各国的医疗援助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全球疫情整体得到短暂的控制,虽然欧美国家目前形势不太理想,但总体来说国际贸易得到了暂时的恢复。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外贸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喘息机会,国内市场重新焕发出活力。而新冠疫苗上市以来,我国卫生信誉赢得了国际认可,进出口贸易量也显著增加。2. 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更为显著通过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经济增长数据来看,2020 年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再次增加,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依赖性越来越强,这表明我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冠疫情影响虽然在短期内使得全球经济遭受重大挫折,但是新冠疫情过后全球经济格局将会发生巨大转变,以美国、欧盟为主的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将会持续减弱,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贸易新格局将会形成主导世界经济的新结构。3. 我国进出口贸易不退反增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中国对外经济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本次疫情可以看出,世界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非常强,我国经济体系对于世界经济整体发展十分重要。由于我国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得相对到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虽然有小规模反弹趋势,但是其主要因素是外来输入病例不确定性导致的,只要国家控制好外来输入人员,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并非远不可及,在此背景下,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渐恢复,并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中国进出口在全世界占比非常高,世界各国对我国经济依赖性大,因此未来阶段进出口贸易总额将会持续上涨。五、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保障性策略1. 应急保障性策略国家应该出台政策确保防疫必需的医疗生产材料能够快速得到补充,各部门需做好协调合作工作,保障药品、物资充足。各级政府应该制定进出口优惠性政策,敞开大门,为相关企业打开绿色通道,从而提升进出口贸易的效率。在海关应该设立专门的检疫区,对进出口人员货物进行逐一排查。在对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进行及时的隔离治疗处理同时,还需要对一些临时性政策进行优化。运用政策手段,鼓励进口企业做好进

 国际贸易全国流通经济 32出口贸易工作,对从事医疗物资企业可以适当政策倾斜。通过多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实现进出口贸易安全、稳定发展,将新冠疫情对其造成的影响降低。2. 市场电子交易信息化建设在应对新冠疫情时,电子交易方式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政府应鼓励进出口企业通过电子交易方式进行国际贸易活动。首先,有关部门应该针对电子商务出台相关的法律保障措施,在法律约束下实现国际贸易无缝对接。明确网络交易流程以及风险,使得双方能够同时受到法律约束 ;其次,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也可以通过电子签约的形式实现,为国际贸易实现电子签约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政府可以鼓励企业通过视频方式实现会谈、签约等商务活动 ;第四,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网上办公对进出口贸易涉及到的各环节进行处理,并实现线上信息共享。3. 解决国际贸易矛盾我国政府可以根据新冠疫情的具体影响制定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方案,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企业间的贸易矛盾,为进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首先,国家需要以灵活的政策推行进出口贸易的开展,在宣传上采取多渠道、多平台宣传的方式,使得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政府能够全面掌握中国国内疫情防治动态消息,以寻得到国际社会支持 ;其次,与 WH0 时刻保持密切沟通,强调我国防控疫情的决心,逐渐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 ;再次,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围绕务实、公平的原则,平衡好我国企业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制定中期、长期进出口贸易发展计划,确保进出口贸易快速恢复 ;最后,进一步推进政企合作贸易政策的落实,加快进出口贸易发展,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才能更加快速。解决国际贸易矛盾对于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大融合的过程中,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贸易壁垒再次加强,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本次疫情中抹黑中国,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家需要尽力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创造更为公平的环境,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4.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持续发展的新冠疫情,政府需要结合疫情发展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通过综合评估疫情对我国社会整体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要保持稳健,不能大水漫灌。在近期特殊形势下,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考虑适当高一些,以便在新冠疫情和外需下滑影响下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以及实体经济流动性合理充裕。在货币政策的工具方面,需要更加注重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到有收有放、有的放矢。对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进行减压和纾困,通过支持其他领域发展来进行对冲和填补。在财政方面,医疗卫生贸易优惠政策的投入需要增加,鼓励医药卫生进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贸易,这有助于全球新冠疫情得到总体上的控制。由于进出口企业受影响较大,需要适当对其进行减税降费,确保进出口企业能够渡过难关。通过这些多措并举的政策,能够使得进出口企业获得喘息之机,从而确保我国进出口行业在此次疫情中能够顺利度过难关,推动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发展。六、对消费冲击明显,但对投资与出口带来的影响整体可控从进出口贸易来看,第一,原来是春节期间工业企业关闭的时间,虽然延长了假期,但是现在国家已经采取了更有效的措施恢复生产,高速自由时间已经延长到疫情结束,加上各种检验检疫措施的不断保障,虽然货物的出口已经受到影响并有所减少,但是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整体稳定性正在改善,企业继续恢复工作,进出口企业的交货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二是虽然我国已被列入国际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地,但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措施明确,疫情总体处于稳定可控的状态。因此,这项决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巴西、美国和其他国家也被包括在内,但是从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二,中国目前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不建议各国...

篇七: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8 2020年8月

  www.szjjnews.com.cn商展经济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天然之扉(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黄晶晶摘 要:2020年新年前夕,因新型冠状病毒而引发的传染性肺炎在国内迅速蔓延。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国内复产复工的延迟,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内交通、餐饮、娱乐等行业,还对外贸进出口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全球疫情的迅速扩散,各国外贸行业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外贸订单的延迟履行,各国贸易防控管制的出台,使原本脆弱的外贸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中,保持外贸进出口行业的有序发展,值得深思。关键词:新冠疫情 外贸进出口 行业现状 应对举措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1 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行业影响的背景分析1.1 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进程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外贸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外贸环境,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效发展。加入世贸组织的19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最耀眼的19年,我国迅速从政策性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体制上与世界经济接轨,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进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自2019年5月5日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部分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由于替代美国的出口市场并不易得,出口成本的增加,加之对我国产业链的影响等,外贸市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经过多次的外贸磋商后,双方达成共识,并于2020年1月5日在美国白宫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至此中美贸易摩擦结束。1.2 新冠疫情的爆发然而,还未来得及庆祝这一协议的签署,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2020年新年伊始,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乃至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各地企业仍处于停产、停工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8.4万亿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6.83%。2020年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被列入《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规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同时,世卫组织明确表示,不建议各国对中国采取旅行和贸易限制,这是历史上第六起经由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爆炸性的消息一经宣布,不少国家向中国捐赠了防控物资,同时,也有不少国家对此采取了过度反应,纷纷出台了对中国入境货物管制措施,中国的外贸进出口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由于这种肺炎的传染性极强,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截至2020年7月5日,全国累计的确诊人数为85307人,海外累计的确诊人数为11391531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爆发,我国迅速对疫情的防控作出了反应,及时全面布防、布控,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控制住疫情,确保国民经济在最低程度上受到影响。虽然2020年6月北京又有了一次小规模的爆发,但很快被控制,尽管这半年以来,疫情已基本被控制,但疫情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www.szjjnews.com.cn

  2020年8月 009流通经济2 新冠疫情爆发对全球外贸经济的冲击2.1 新冠疫情的爆发严重冲击了全球的经济需求随着世界各国疫情的相继爆发,各国纷纷采取了关闭国境,严格管控航空、海运的出入境,取消集会,甚至采取封城、宵禁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流、物流的流通,从客观上影响了消费和投资。受疫情影响,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较2019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较2019年同期仅为93.2%,环比增长速度为-9.8%。第一季度国内进出口商品贸易总值为6.6万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6.4%。2.2 新冠疫情的爆发冲击全球供应链2020年上半年,尽管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但是国际上并未取得战略性的胜利。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散,世界各国的供应链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大面积的停工、停产,跨境乃至境内物流的受阻,生产企业无论是在生产运输还是用工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跨境制造业尤为明显。随着疫情影响的扩大,绝大部分的企业不得不进入短暂的“休眠期”,全球供应链出现了短时的缺口,在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层层放大,严重影响了一体化大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容易导致全球贸易的萎缩和生产企业的倒闭。3 新冠疫情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外贸进出口行业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尤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5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1.5万亿元,其中出口总值6.2万亿元,进口总值5.3万亿元,整体较2019年同期下降4.9%,其中出口下降4.7%,进口下降5.2%。面对疫情,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抗击疫情,并帮助各企业尽快做到复产复工。与此同时,企业和个人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战胜疫情是必然的,但是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3.1 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3.1.1 国内企业复产复工的延迟,影响了正常订单的履行由于疫情是在2020年春节期间大规模爆发的,全国各地不得不采取限制出行的措施,以免增加传播。为加强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月26日发出通知,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与此同时,各地区政府以及各企业内部也纷纷发布了关于延迟复产复工的相关通知。一方面,员工不能及时到位,原材料和产品短缺和价格的上涨,以及资金链的供给不足,使国内进出口行业的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出口方面,因疫情本身以及防疫措施的限制,出口产品在贸易国入境过程中限制加多,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也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成本。年前签约的订单迟迟不能完成,延迟交付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因国内外的疫情,不得不终止部分订单 [1] 。同样,进口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不少企业减少甚至取消不必要的产品及原料的进口订单。另一方面,外贸进出口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信心不足影响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导致部分订单量的减少甚至原有订单的取消。尽管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但随着境外疫情的蔓延,国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萎缩,在2020年整体萎靡的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的减少必然会带来进出口订单的减少。尽管到2020年5—6月,欧洲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但是北美市场依然处于下滑趋势,整体市场环境仍不容乐观,原本计划出货的订单深受其影响。3.1.2 我国整体外贸环境变差,进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阻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后,我国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地协助与助力,与此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一些国家,如美国利用此次疫情对中国实行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打压。尽管新冠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列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也明确表示,不建议世界各国对中国采取旅行和贸易限制,但是美国仍然宣布限制曾经到访过中国的他国人员入境,并要求将中国列为疫情国。这使我国本就不容乐观的国际外贸环境更加艰难。在整体外贸环境变差的情况下,短期内,我国外贸行业在全球供应链以及价值链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我国外贸企业想要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就显得更加艰难。基于此,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的自信心明显受损,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一阶段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的接单形势不见好转,将会对下一季度乃至下半年整体的市场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 [2] 。

 010 2020年8月

  www.szjjnews.com.cn商展经济3.2 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的挑战与机遇长期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主要依靠“订单经济”,此次疫情的冲击,使海外订单量大幅度下滑,导致部分企业在上半年中经历了订单数量不足甚至无单可做的窘迫局面。但是,没有订单,并不意味着没有需求,疫情虽然限制了市场上某些品类的需求,但也催生了其他品类的需求。面对疫情,外贸进出口行业是否选择企业转型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存亡 [3] 。一方面,面对疫情的冲击,不少企业选择了外贸品类的转型,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确定用户需求,对症下药,抓住商机。在其他同行业企业选择缩减企业规模“过冬”时,部分企业拓展供应链、发展云经济,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依然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外贸行业的主要构成是传统的加工型企业,多年来主要进行的是“贴牌生产”,就产品质量而言,完全能达到市场标准,只是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不得不借助其他知名品牌而走向国际市场,疫情期间,向内优化发展自身,开发本土品牌也是一条很好的发展道路。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消费人群基数,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由出口转内销,是一种趋势,也是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机遇。4 面对疫情,解决外贸困境的对策和建议4.1 我国政府针对疫情期间外贸进出口困境提供了政策支持面对在短期内,新冠疫情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为了避免新冠疫情进一步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造成影响,同时稳定外贸形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强线上办公程序,积极推进无纸化清关流程;为各企业由于新冠疫情而不能及时履行订单的情况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优惠进口税收,优化出口退(免)税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外贸进出口行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与服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外贸行业的压力。同时,随着近年来外贸进出口行业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小企业在外贸行业的占比越来越高,而受此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也是中小企业。对此,各部门、各地方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增加减税降费力度,以降低企业经营负担;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协助确保企业资金链的持续和稳定供应;另外优化各级政府服务于外贸行业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不仅为企业送管理方案,还为企业送技术支持。4.2 面对疫情,外贸进出口企业自身可采取的对策和建议4.2.1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计划,实现市场需求转型面对当下实际的市场环境,外贸企业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计划,增强对企业生产计划执行的把控,确保上游供应和下游销售不受影响。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确保资金链的持续供应。在保证现有订单正常履行的前提下,主动对国内外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并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类和数量,促进企业市场需求转型,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 [4] 。4.2.2 优化企业结构,加强管理和培训,实现管理数字化转型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但是如何应对此类突发情况是每个外贸企业应该长久思考的问题。面对此次疫情,各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搭建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促进企业向数字化的商业模式转型。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面对重大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员工权益的保障,打造员工和企业共同体,以达到企业管理结构的优化。参考文献[1] 刘花.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影响的研究[J].价格月刊,2020(05).[2] 刘伟军.新冠疫情对广东出口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对外贸易,2020(05).[3] 尹响,易鑫,胡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应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冲击的中国方案[J].经济学家,2020(05).[4] 王峰.疫情之下外贸企业操作指引[J].中国外汇,2020(05).

篇八: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1经济智库新冠疫情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自2019年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疫情涉及国家遍及全球。在2020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此次认定对我国出口外贸、金融、经济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如何制定对策并解决问题已成为当下外贸企业的优先事项。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出口的现状、阐述新冠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并针对其影响提出建议。使得新冠疫情在中国出口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能够进一步统筹推进外贸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冠疫情下中国出口的现状新冠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发展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2020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均有所下降。2020年下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 296.93亿美元,同比下降6.30%。然而,通过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外贸的措施,复工复产工作的有序推动。随后,各企业加快了疫情前未完成订单的处理,不断地加紧时间履行合同。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646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出口额达到25906.46亿美元,同比下降3.60%;进口额达到20375.40亿美元,同比增长6.50%。外贸企业问题得以缓解。新冠疫情下中国出口的特点时间的独特性。此次疫情爆发时间的特殊,疫情防控期与春节假期叠加,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染方式多样且扩散速度快,因此疫情全球范围内爆发。因此对全国范围的外贸出口活动造成了秩序破坏,影响了出口经济的增长。时间的持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疫情仍然没有被遏制。2020年1-2月份中国的停产停工导致商品原材料供应不足而无法出口。3月以来国外疫情的大范围大规模的快速蔓延,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对人员流动和货物贸易商品的限制。至今,美国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众多国家和地区因疫情防控工作导致经济停滞。对产业链稳定带来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的感染方式、预防方式、未来趋势都是不确定性,疫情总体呈分散性状况。近阶段,疫情仍处于恶性增长,感染症状数量不断增长,导致世界经济形势的严重衰退。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需求上大幅降低,严重影响全球产业链运转,需求增长受到大幅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在全球的蔓延,我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中心之一,使我国产业链的稳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对中国出口的表现形式外贸难度加大。自2020年1月底,新冠病爆发以来,外贸企业面临着环境全面恶化的问题。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导致全球贸易难度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下降到35.7%。人员流动受阻、复工延迟,返工后人员的隔离等原因使生产能马 莹 卢海敏 李 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5)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疫情涉及国家遍及全球。如何制定对策并解决问题已成为当下外贸企业的优先事项。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出口的现状、阐述新冠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并针对其影响提出建议。关键词:新冠疫情;出口;国际贸易作者简介:

 马 莹(2000-)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大学本科,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卢海敏(1999-)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讯作者:李为(1972-)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研究。力降低,导致生产链中断,外贸订单无法完成。人员出入境困难、跨境交通物流的限制、检验检疫措施的加强等管控升级的使货物完成,却未能及时交货。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外贸需求订单取消。因此宣介会、广交会、展会等外贸活动大幅减少,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这无疑不加大了外贸出口的难度,最终导致我国新出口订单严重萎缩。大量对外贸易企业经营由困难转为稳步发展。疫情前期,我国出口贸易行业受不同程度影响,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着接单难、交单难、物流运输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压力大、经营压力大、复工复产成本高,加大了我国外贸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了企业现金流的稳定,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明显提升最终面临经营困难。疫情后期,国家出台了各项针对外贸企业的帮扶政策,旨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新冠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新冠疫情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能源出口价格大幅度下降。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冲击,导致了2020年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据最新的2020年10月期《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显示,继2020年第二季度急剧下跌后,在第三季度反弹了三分之一,但仍较疫情前水平低近三分之一。原油价格在四月跌至21美元/桶,到九月其价格达到均价40美元/桶。然而到2020年9月份,由于疫情再度爆发,油价的回升也停滞不前。2020年第三季度,天然气价格也大幅上涨,而煤炭价格则基本趋于稳定。大宗商品表现符合“供需双旺、稳中向好”的特点,国内复工复产使其得到改善,市场库存压力得以缓解。但海外疫情不断增加,将继续影响国内商品出口,大宗商品市场也会改变,仍存在系统性风险,市场存在下行压力。防疫物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充足的防疫物资供给对控制疫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实现防疫物资自给自足,因此在保障国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求的基础上,对外不断地的提供和输送防疫物资。疫情期间我国出口防疫物资的出口贸易规模也十分可观,出口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发展。我国为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了巨大支持和坚强保障。据海关总署官方公告显示,从2020年3月至2020年底,全国海关共检查,发布了主要防疫材料4385亿元,其中出口口罩2242亿个,价值3400亿元,其中包括650亿个医用口罩;23.1亿件防护服;护目镜2.89亿副;手术手套29.2亿副。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防疫物资用品出口国。新冠疫情对出口产业结构的影响对国际货运业的影响。受疫情影响,2月货物吞吐量情况明显下降,航运数量大幅下降,海运业的萧条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影响造船业。受外贸需求减少和中国造船厂停工双重影响,新油。

 。. .。

 。

 112

 经济智库高校内部审计优化路径探析刘星晖 王振国(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12)摘 要: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和高校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以及高校在内的组织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内部的审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小,很少有高校将内部审计充分利用起来,难以发挥其经济管理功能。本文以L高校为例,探讨内部审计对高校的积极影响以及必要性,挖掘L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方案。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优化路径“审计”一词可以最早可追溯到我国西周时期,可见,审计在我国发展年代源远流长,足以显现审计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每年年初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都是重大的,其发表的审计报告尤其是审计意见对于企业的信誉、发展都至关重要,与此相比,人们对企业内部审计并不给予足够重视。事实是,内部审计不仅仅对企业,而且对高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为高校提高信誉、知名度甚至为打造优雅、文明的校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过,当下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度不足以支持内部审计为高校做出的贡献。这导致部分高校出现了职责混杂、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由此可见,提高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度以及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带来的积极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必要性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伴随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明确财产的受托责任 [1] 。随着历史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组织机构形式的变化,多层次、宽领域的组织架构的出现,内部审计也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年漫长的发展史。但内部审计的焦点却几乎未改变,都是为检查组织内部财务人员有无舞弊、欺诈的行为,为组织管理提出合理的意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所以,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于组织之外的,以客观的角度,通过自己成套的审计标准和审计流程对组织进行有效性的控制,为企业管理层提出有建设性的管理意见,从而实现组织的价值创造。L高校实施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高效利用资金的必要性。L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同时也包括社会或者个人的赞助及其他方式。资金来源途径较广也较为复杂,但是资金总量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更优的建设是L高校当务之急的要事。由于L高校内部审计运行不充分,其财务部分出现账实不符以及资金流向不清晰等问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加强L高校的内部审计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这不仅可以提高L高校的资金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广、更多的资金流入,进而保障L高校资金有效的服务学校建设,促进L高校的高质量长远发展。保障师生权益的必要性。高校资金来源途径广,高校内部机构与社会商业企业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校外机构借助高校人力资源开拓——以L高校为例轮、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的交付可能也会推迟。因此货物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对制造业的影响。疫情初期,我国为防止疫情大面积扩散,采取停工停产措施,导致了劳动力短缺造成生产受阻、货物运输受阻、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运输不畅,出现了大规模的供给冲击。疫情后期,道路运输的管制、出口速度的降低、产量急剧减少,供给短缺,导致了制造业产品无法出口。中国的生产延迟也逐渐影响到全球制造商订单的减少,外贸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制造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对防控医疗器械产业的影响。医疗行业是抗击疫情的一线行业,也是战役的主战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量猛涨,相关产品在短期内迎来发展。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医疗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增长,呈十倍以上爆发。据海关总署官方公告显示,从2020年3月至2020年底, 中国出口了27.1万台呼吸机,其中包括21.2万台非侵入式呼吸机,66.3万台病人监护仪和1.19亿个红外温度计。此外,还出口了10.8亿套新的冠状病毒检测工具包。但是对于防控医疗市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制造商应注意产能过剩问题,避免造成商品沉积挤压。新冠疫情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对策精准扶持中小型外贸企业。为确保疫情期间中国出口的健康运行,政府部门应创新相关政策,帮助中小外贸企业,利用有效资源,有效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有序促进中小外贸企业恢复正常经营。加大智能制造产业,有序复工、复产。随着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各地都在着手“两线作战”,既要严防疫情蔓延,也要稳定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因此,针对不同企业、行业的特点和经营模式利用数字经济、机器化、远程控制等领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人、财、物因素安全流动,避免外贸生产中人员感染。并保持政策灵活性,做到减少疫情对正常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加强对外贸易商品的检验检疫,做好防控工作。为深入贯彻中央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部署,支持外贸稳定发展,需进一步做好检验检疫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通过法定检验和出口商品来鉴定商品。对实施检验的出口商品执行严格把关,做到检验结果准确、及时出证放行、并积极配合外贸企业完成外贸出口任务。总结和展望综上所述,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在外贸发展面临着不稳定性显著增大、出口难度增加、贸易企业经营困难并且在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也受到了冲击。所以加大外贸政策的支持,稳住外贸政策的核心。加强对进出口商品的防疫防控工作,保证外贸工作的有序进行。全球团结协作,共同抗击疫情,遏制疫情蔓延,抵御疫情冲击,稳定对外贸易,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在全球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在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参考文献[1]尹响,易鑫,胡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应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冲击的中国方案[J].经济学家,2020(05):79-90.[2]沈国兵.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27(02):16-25.[3]王铁山,张青.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纵横,2020(03):23-29.注释[1]引用国家统计局数据[2]引用国家统计局数据[3]引用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10月期《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4]引用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0年防疫物资出口的相关数据[5]引用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0年防疫物资出口的相关数据。

 。. .。

 。

篇九: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作者:马浚恒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20 年第 15 期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目前已经波及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其影响力和破坏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国际贸易在疫情期间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国际贸易面对着极大的挑战的同时,也有很多机遇并存。文章将对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形势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机遇发展国际贸易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冠肺炎;国际贸易;机遇与挑战

  2020 年初春,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其扩散速度之快,传播力之强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目前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之中。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将疫情防控作为本阶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作为最早一批受疫情影响的国家,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假期、停工停产等有力措施控制疫情。然而,疫情的扩散势必会对各国经济稳定发展以及国际间贸易往来造成极大影响。

  一、国内外现状

  (一)国内现状——“特定需求驱动,引领逐步复苏”

  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防止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和聚集。然而,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离不开大批的务工人员。疫情初期,由于延缓复工复产等措施的实施,我国除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外,大部分工业产业部门生产活动基本停滞,仅有部分必需品的生产维持产能。

  从进口方面看,在 WHO将新冠肺炎疫情宣布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后,尽管其不建议对我国采取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仍有部分国家针对我国部分类别的商品出口采取了临时管制措施。受到限制的产品类别大多为农产品,短期内对我国整体出口的影响有限。

  然而,随着我国疫情形式的进一步好转,部分国家也逐步放开了对我国的出口限制,特别是对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的需求。甚至有部分国家出台临时政策扩大对我国生产的防疫产品的进口。据中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2020 年 1—4 月,我国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额为 2 613 亿元,同比增长 5.9%。由此可见,一段时间内,疫情還将继续持续,在国外特定需求的引领下,我国国际贸易将进一步复苏。

  (二)国外现状——“疫情持续扩散,贸易持续低迷”

 目前来看,西方主要国家由于前期对疫情严峻形势的研判不够充分,采取的防疫措施不够积极,一段时间内疫情的恶化仍将持续。这无疑会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开展造成持续影响。我们以同我国贸易往来较为频繁的美国和日本进行分析。近年来,虽然美国与我国一直在贸易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但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地贸易往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5 414亿美元,出口总额为 4 187 亿美元,进口总额 1 227 亿美元。较上年分别下降 14.54%,下降 20.88%,下降 12.49%。贸易总额在保持多年增长后,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下降幅度较大。在我国政府积极努力下,于 2020 年与美方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美贸易出现转机。然而,疫情在美国的迅速蔓延无疑会影响中美间贸易往来。截至 5 月 11日,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已超过 132 万,死亡人数也已接近 8 万。在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美国各州相继效仿我国限制人员外出及群体聚集,由此导致美国市场消费需求,购买力也不断下降。进出口贸易也随之受到影响,持续下降。5 月 5 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 2020年第一季度的对外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一季度的出口额同比减少14.7%,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同比下降 30.1%,中美进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 27.2%,刷新了近期中美间贸易往来记录。日本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家,近年来与我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据日本海关统计,2019年 1—6月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1 464.1 亿美元,下降4.8%。通过对贸易往来情况的分析可以得知日本出口中国的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设备、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此次疫情,日本作为我国的邻邦,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救援物资,究其根本,除了两国间不断增进的友好往来外,也同为近一步同我国开展国际贸易打下了良好基础和提升互信程度息息相关。虽然日本也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但是和我国一样,日本也采取了积极的防疫措施,使得疫情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扩散传播。由此可见,此次疫情对日本进出口的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将近一步升温。

  二、存在问题

  疫情期间,我国采取了严格的管控促使,使得疫情得以控制,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措施导致商品的物流运输受阻导致无法及时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甚至有些重点地区无法向发送货物以及采购生产原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的供给效率,使得交易无法正常进行。其次,生产周期也有所延长。由于国家延长假期,停工停产等政策,导致很多企业无法正常组织生产,从而使产品的生产周期延长,企业无法按时交付货物,甚至面临买家退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三、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都猝不及防。然而,我国在面对疫情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及时有效措施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中国也表现出了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尽己之力帮助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共抗疫情。讽刺的是,一直以世界领

 导者自居的美国在疫情国际援助方面表现缺位,使其在国际间的声望名誉严重受损。导致各国纷纷向中国求助,并大批订购我国企业生产的医疗防疫物资。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逐步促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以医疗设备出口为引领,实现从初级产品出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转型。

  (二)挑战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 GDP增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 2020 年第一季度,经济出现了负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也受冲击。就出口产业链而言,其各个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国外需求的迅速收缩,极大的影响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而使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甚至会使一些企业的存续受到严重威胁。

  反观进口,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内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此次疫情,目前来看,欧美大部分国家已经成为重灾区。我国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势必会受到影响。

  四、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面对本次疫情,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加快了复工复产的进程,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更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支持中小型企业,帮助其摆脱疫情所带来的影响,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落实特别峰会取得成果,加强各国之间互助合作

  3月 26日,G20 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我们应充分落实此次峰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针对疫情下各国形势,推行更加积极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确保国民收入稳定增长。世界各国应当扩大相互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共同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提振市场信心,保障就业民生,减少疫情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冲击。

  (三)大力支持高新产业发展,促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此次疫情,暴露出了各国对防疫物资的储备以及对相关医疗设备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医疗设备的生产能力至关重要,是各国的刚性需求。疫情期间,我国的防疫物资及医疗设备产能迅速释放,各国也都加大对我国生产医疗设备的采购力

 度。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力度发展高科技医疗设备,并以此全面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促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

推荐访问:新冠疫情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疫情 对策 国际贸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