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2022版)解读培训”学习心得

时间:2022-07-17 10: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义务教育(2022版)解读培训”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关于“义务教育(2022版)解读培训”学习心得

关于“义务教育(2022版)解读培训”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

  篇一: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范文

  新的《义务教育法》 更加突出公益性, 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 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 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 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 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

 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

 同时,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肩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责任。

 教师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 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 她神圣、 伟大、 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当我是学生的时候, 我学习的是《守则》《规范》 ;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 学习的是《教师法》 。

 我国于 1993 年 10 月 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长期以来《教师法》 虽然存在着, 但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例如殴打、辱骂、 诽谤教师、 拖欠工资等等的事情发生, 而教师迫于时代和社会的压力, 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 这说明教师只知法、 守法是不够的, 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

 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 学好、 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通过学习教师法、 义务教育法, 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 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 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 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 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 因为, 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 “平等” 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 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 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法》 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 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 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另外, 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 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 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后, 让我更明确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工作中, 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让学生满意, 家长放心, 社会认可, 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不讽刺, 挖苦, 不威胁、 责难家长。

 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

 求自己, 不穿奇装异服, 处处“身正为范” 。

 对于后进生, 不拔苗助长, 不讽刺挖苦,耐心教育。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 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 我意识到:

 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 与“一杯水” 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筛滤旧有, 活化新知, 积淀学养。

 有句话说的好:

 “一个教师, 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 用心教、 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 使我感悟到:

 教师的人生, 还应该有创新精神。

 年年春草绿, 年年草不同。

 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 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 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 活泼地发展。

 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 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 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 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

 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 呵护。

 用《教师法》 、 《义务教育法》 来规范和鞭策自己, 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促进学生在品德、 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篇二: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 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

 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 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保障义务教育投入、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

 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 在很多方面有创新、 有突破, 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 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新《义务教育法》 的颁布实施, 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新《义务教育法》 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发展, 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真正以人为本, 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 所有学校、 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 这是我读新《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到最后一条最深刻的感受之一。

 新《义务教育法》 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 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 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

 “新的《义务教育法》 更加突出公益性, 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

 这三个基本支点, 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 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 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

 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

 同时,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肩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责任。

 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 过程中, 我有这样的思考。

 总之, 新《义务教育法》 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 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成为一名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我们应该熟读新的《义务教育法》 , 在不断的理解和应用中, 为学生们真正的发展和成长尽一份心, 效一份力。

  篇三: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 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

 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 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保障义务教育投入、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

 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 在很多方面有创新、 有突破, 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 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断丰富自身学识, 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业务水平,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的规程, 有高度的事业心、 责任心、爱岗敬业。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上的重大成果, 也是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 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新《义务教育法》 中, 四处提到非凡教育, 充分体现了这届政府人文化的关怀和亲民的思想。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 让这些有残障的孩子、 这些家庭看到希望, 看到党对他们的这种关怀。

 从这一点上看, 新《义务教育法》 凸显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让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和欣慰。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 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 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

 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

 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 过程中, 我有这样的思考。

 目前, 整个社会对考学越来越重视。

 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的中学, 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买学区房, 北京的一个妈妈甚至花十万元买了个门洞, 为的是孩子有个好学校上。

 再有就是家长为了孩子能择校, 周六、 周日给孩子报很多班, 为的是拿这证书和那证书,使他们成为进中学的敲门砖。

 针对近年来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择校热” 等新问题, 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

 我相信在新法的保护下, 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同等的教育的。

  篇四:

 提高师德修养, 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也是《新义务教育法》 赋予我们的义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树立教育新风。

 通过学习《新义务教育法》 , 有了深刻的体会

 教育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教育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主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唤起学生精神世界能动、 自主的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新义务教育法》 要求我们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 文化、 业务水平, 爱护学生, 忠于职守。

 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 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

 喜欢学生, 爱护学生, 服务于学生, 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

 者的天职。

 师魂即师爱。

 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这一点, 却是不易。

 (Experience yuedu.mipang.com)不管如何, 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发展负责, 尊重他们的人格, 在求知的过程中, 帮助他们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样才可称得上不辱使命。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 不能抱住过去的应试教育一套而不放, 应该让学生走进更广阔领域学习, 力求全面发展。

 正因为由于这样的原因,导致了一些教育工作师德失范。

 分析得出:

 教师的观念陈旧, 尤其是教育理念的陈旧,只求学生智育的发展, 不求全面培养, 同时又缺乏心灵的沟通, 这是其一, 其二, 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 缺少应有的心理品质, 缺少爱心, 急功近利;其三, 缺乏素质教育的考核机制, 导致教师在追求升学率中增加了压力, 总之,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师德风范, 那就得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学识, 身为传人之“道” , 解学生之“惑” , 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知识时代, 教师必须随时代的发展, 更新知识。

 这段时间通过学习, 深刻地认识到: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就必须不断地在思想上, 政治上, 文化上充实自己, 为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而出力;更好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爱岗敬业, 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 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 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 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 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 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 因为, 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 “平等” 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 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 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法》 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 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 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另外, 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 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 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后, 让我更明确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工作中, 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让学生满意, 家长放心, 社会认可, 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不讽刺, 挖苦, 不威胁、 责难家长。

 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 不穿奇装异服, 处处“身正为范” 。

 对于后进生, 不拔苗助长, 不讽刺挖苦, 要耐心教育。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 移植的过程, 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 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

 面对

 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 我意识到:

 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 与“一杯水” 的陈旧观念, 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筛滤旧有, 活化新知, 积淀学养。

 有句话说的好:

 “一个教师, 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 用心教、 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 使我感悟到:

 教师的人生, 还应该有创新精神。

 年年春草绿, 年年草不同。

 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 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 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 活泼地发展。

 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 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 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 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

 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 呵护。

 用《教师法》 、 《义务教育法》 和《未成年护法》 来规范和鞭策...

关于“义务教育(2022版)解读培训”学习心得

 

 2022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2022 年 4 月 21 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忽如一夜春风来,吹得千万“教研”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4 月 30 日,我和工作坊的老师们在线上认真学习了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通过这次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集体学习,给我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逐渐改革,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共同探讨、交流经验、增加实践。在学习新课标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指明方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相互交融,但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覆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部课程内容,既突显了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独特贡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特征,又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保持衔接,体现了育人方式的阶梯式上升和培养目标上一致的一体化设计。

 我们道法课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就是要确立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地位,使教学的一切要素、资源、环节、流程、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展开,并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立足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制定就要彰显铸魂育人要求。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教学目标时应该坚持三个导向:

 (一)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二)坚持清晰的价值导向。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融合道德教育、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法治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坚持明确的知行要求。

 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保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二、“明确导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总体应该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新课标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标(2022)中的核心素养要求以阶梯化呈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在四个学段以阶梯化呈现。

 课程内容选取时要更加突出政治性和时代性。在 2011 年版课程标准基础上,删除与课程性质不一致以及与其他学科重复的内容,着力确立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与法治基础,增强“党的领导”、伟大建党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党和国家发展中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增加反映文化传承创新、最新社会发展热点、国内外重大时政事件、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各类情境内容。同时,课程内容设计要凸显一体化的要求,这为我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目标。

 三、“注重策略”——“教、学、评”一致

 新课标(2022)提出要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道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相关信息,要加强纸笔测试与观察、谈话等方式的结合,关注

 不同情景中学生品行日常表现,避免仅凭考试分数判断学生水平的传统单一评价方式。要根据评价情况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式。

 坚持素养导向的“评价与考试命题”强调将大主题蕴含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时能够整体地综合运用知识、体现能力与情感态度的水平,注重知行合一。对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过程及评价标进行说明,给出样题,体现了评价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我认为,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切有必要转变一下本人的角色地位,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环境,有了与老师同等对话的机遇,变得越来越勇敢,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总之,道德与法治反映的是大社会,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

 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我们关于新课标、 新理念的学习始于当下,却不止于未来,新课标存在的意义是指导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而精准、细致的研读与解读才是新课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在新课标诞生之际,对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新课标有效地指引我们每一次的备课、上课以及反思等教学行为,使其最大化地发挥指引作用。

 时代赋予我们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补充说明、实践,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提升课堂效率,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学习心得 解读 培训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