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理念6篇

时间:2022-09-15 16:3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职业教育理念6篇职业教育理念 师资◆管理◆育人师资一、前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 “基本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基本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理念6篇,供大家参考。

职业教育理念6篇

篇一:职业教育理念

◆管理◆育人师资一、前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

 “基本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基本教育,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走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状况来看,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受世界各国激烈的竞争,以及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为实现科教兴国教育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跨新世纪宏伟目标的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全力推进技能教育。国家在构建符合技能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推行新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时,应注重职业技能教育改革。工作在职业教育战线的教师应树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挖掘潜力,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展人的天赋,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学生个体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二、职业教育教师及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特点(一)教师本身应向学生开放,注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在职业教育中,教育对象一般是中考的失利者,学生身体心理表现各不相同,差异性大,或者接受能力低。从低年级学生看,其对知识充满渴求、依赖性强。尤其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但是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又不能实行自我监督、约束,遇到困难时,容易灰心丧气,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爱使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自我的选择。学生对不认同的教师选择排斥的状态,采取自己不听讲、搞恶作剧等方式排斥教师主体性的作用。学生对教师上课的内容根据自己是否感兴趣、听得懂,根据自己简单的价值判断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进行内容性选择。还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次要科目对自己的升学、提高、发展并不重要,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作出价值性的排斥。(2)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练习与转化。教育活动中学生要倾听、理解、接纳教师发出的指令和信息,反复练习,并且要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素质作基础来学习新学习的内容,以达到转化和吸收。(3)学生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性反映一面,并不仅仅是被动的主体性反映。学生对教师主体性作用的信息指令内容的范围,包括教师神情、姿势、语言速度、与学生交往互动的模式、外在表现形式等。(二)教师应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树立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育目标,了解教育对象,钻研教材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程序。(2)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从教育活动开始到教育活动结束,教师一定要充分组织各种教育因素、各种教育影浅谈中等职业教师的教育理念陈铺辉(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广西 合浦 536100)[摘 要]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要认真审视职校学生,了解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差异、个性,依据职业教育的不同点,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教育,从而使学生个体学有所长,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关 键 词]教师;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26-0102-02102 - -

 响和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对象进行教学活动,把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示范、指导,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结合课堂练习进一步吸收和运用。布置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境、状态、方式、结果,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向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三)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1.课程改革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具开放性职教教师应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注重技能学习,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探索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功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等的全面发展。2.教师应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教育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价值。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封闭教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从技能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此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3.以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方案课堂质量的提高,先要认真作好课时计划。在信息时代,教师应利用极具开放性网络信息的方法、手段,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优化课时计划。教师在教学实施中,遵循和坚持教育“双主体性”规律与原则,认真从学生主体性认识入手,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目标、任务,结合职业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因素,用各种媒体技术,以生动形象的内容、多媒体的动画运用,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吸引学生,并通过学生实践参与,设计确定教师和学生主体性互动的最优化方案,努力使教育活动在双主体性的最优化互动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和任务。4.教师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健康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利用教师崇高的威信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为学生能力发展创造重要条件,教师要把激情、微笑、情趣带入课堂,注意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热情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厚爱后进生和接受能力低下的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个性,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与温暖,且对每位学生要抱以尊重与信任的态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更有益于课程改革的推行。5.职校教师自我继续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把握时代发展命脉,接受新信息、新思想、新方法,才能与时俱进。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同时自觉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三、结束语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前的职业教育不足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顺应课程改革与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职校教师应树立新的观念,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同时不断进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刘瑞艳,陈树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学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2]周庆.论基于有效教学的师生关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2).[3]张新民.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3).精彩语句:

 教学理念的更新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把握时代发展命脉,接受新信息、新思想、新方法,才能与时俱进。103 - -

篇二:职业教育理念

前沿 152

 2016 年 11 月 8 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 武 琳 吉林省梅河口中等专业学校,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所在,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摇篮,先进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的发展与命运。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6)11-0152-01

 当前,在政治、经济、科技体制等各方面改革的驱动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特别是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思想引导下,中共中央正式出台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的主要改革措施第二部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初、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劳动技术大军,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创造条件。这一《决定》充分体现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社会上不断出现大量有我国职业技术人才缺口的新闻报导:如高级职工面临断层;技工断层现象症结在哪;大学生“回炉”现象;一技之长挑战学历证书等等。一位企业家说:要找 100 名大学生容易,要找 100 名高级技工却很难。在经济发达地区,招聘高级技工月薪要高于硕士研究生的月薪。由此可见,培养高技能人才,已迫在眉睫!

 如何培养抢手的实用人才,这正是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新思路、新措施,也就是时下教育界最时髦的词汇之一——办学理念,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职业技术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使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发达国家很受重视,被当作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在西方国家被一些人比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发达国家把受培训者看作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互动的学习气氛,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本身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大师,而且同时是社会道德的楷模、社会经验的搜集者。在职教中,“实用”成为他们的口号。这一口号使实用型人才成为国家整体民族素质的增强途径。因此,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也随着职教的发展得以不断翻新。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国目标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那么,优秀的办学理念将是人才走向社会的桥梁。

 1 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要有创新意识 职教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共同学习的过程。文化课是按照国家教委统一设置的科目及课时分配作为基础课进行学习;专业课因专业的不同和社会的需要而设置。认真学好文化课,很能更好地领悟和消化专业课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学生天赋,允许学生在接受全面知识的同时,钻研专业技能,造就一批批品德高尚、有敬业心、善于发明创造的实用型人才,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及求职都有很大的意义。

 2 办职业教育要突出特色 没有特色就没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没有特色就无法创造品牌。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得发展,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是每一位办学者的思想所在。强化专业特色也是职业技术学校立足的一个重要保障。成功的职业技术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以此来吸引学生。深入搞好社会调查,选择一些新型专业,走规范化发展道路,从而达到前进中走特色之路。

 3 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求相协调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企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按企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让学校真正成为企业人才的储备库,这是当前职业学校办学的一个新思路。学校就业部门还应多注意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及时反馈毕业生在工作岗位出现的问题,促进学校改进和调整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办学理念。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去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法,学生每年可享受 1500 元的国家助学金,使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职业技术教育,将在硕果中快乐前行,在创新中大展宏图。

 参考文献 [1]李强.探索和完善办学理念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91-96. [2]郎瑾.关于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管理及办学理念等问题的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2(6):4. [3]张永军.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陕西教育:高教,2012(5):107-108. [4]张荣娟,刘玉强,王春颖.NYP 的办学理念与启迪[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2):25-27. [5]安蓉泉.为思政课教育搭建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J].观察与思考,2013(4):35-39. [6]陈元进.对新加坡职业教育超前办学理念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7):123-126. [7]丁伟.浙江省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探析——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7):6-9. [8]龚丽丽.基于信息技术的以国际合作办学为依托的技工教育新型英语教学理念初探[J].职业,2015(21):65-67. [9]崔淑鑫,任程坤.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10]屈超,周林军.借鉴新加坡职教办学理念构建一流高职教育师资队伍[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35-37. [11]刘增辉.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汕头市经贸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中心将精细化服务理念贯穿办学全过程[J].中国远程教育,2011(18):58-59. [12]康楷陈词.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理念与探索——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8):11-13.

篇三:职业教育理念

业 教 育 原 理

  任课教师张力跃,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心副教授, 教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电话:

 137 57 9 60 362邮箱:

 zh a n g ly @ zjn u .cn

 为什么学习《职业教育原理》 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现状) 认识并实现自身的师范性特色 认识职业教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1、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2、 巴洛夫和福斯特的争论3、 职业教育的价值争论4、 职业教育有没有理论5、 德国的双元制为什么难以在我国发展壮大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困境 为升学服务还是面向就业文凭导向 →  学科导向→  升学导向→  就业导向 为城市输送劳动力还是就地转化 培养农民子弟还是农民本身

 多学科视角的解读 经济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 政策学视角 教育学视角

 巴洛夫和福斯特的争论人 物维 度巴洛夫福斯特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人力规划市场需求职业教育的重心正规的“学校教育”非正规的“在职培训”职业教育的主要组织者政府企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学校本位产学合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替代关系互补关系

 职业教育的价值争论 职业教育有助于劳动力持续向上流动 职业教育具有阶级再制功能 着眼于减少失业和保障就业的新视角

 第一章 职业教育的概念 教育与职业教育社会与职业教育 社会与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政治与文化功能 关于教育先行

 第一节 教育与职业教育 认识教育起源起源, 内涵, 要素, 形态内涵要素形态 职业教育的性质性质、 定位、 定义、 范畴、 特点

 一、认识教育 教育的起源1、 生物起源论 2、 心理起源论 3、 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定义1 广义1、 广义2 狭义2、 狭义 教育的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的主要形态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二、 职业教育解析 职业教育的基本性质职业教育的根在工作体系, 而非学术体系。

 工作体系的要素有三个:

 职业、 工作、 技术。

 其中, 职业是载体, 工作是过程, 技术是手段。主体分类内容要求传承方式学术体系学者学科知识理解解释工作体系工匠职业技艺掌握实践

 二、 职业教育解析称谓长期以来, 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教育界对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一直争论不休, 各持己见。

 一些国家称“职业技术教育” ; 一些国家叫“职业教育” ;教科文组织自20世纪7 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技术与职业教育(T V E )

 ” 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则使用“职业教育与培训” 概念;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自20世际劳工组织则使用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念;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开始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 V E T )

 ” 的概念。

 我国一般多使用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 本讲义所使用的职业教育视同“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 V E T )

 ” , 就是说它包含:

 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定义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二、 职业教育解析 职业教育的范畴1、 从存在状态看22、 从纵向层次看3、 从学校类别看4、 从办学形式看5、 从培养对象看从纵向层次看

 二、职业教育解析 职业教育的特性1、 职业性22、 社会性3、 实践性4、 大众性5、 终身性社会性

 第二节社会与职业教育 经济与职业教育政治与职业教育 政治与职业教育 文化与职业教育

 一、 经济与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1.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和内容

 一、 经济与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 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1. 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2. 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3. 职业教育促进科技进步

 一、 经济与职业教育 招工难 就业难:

 产业升级的三波洗礼 新“技工荒” 大学生的就业尴尬 就业大动员:

 多部委猛推职教

 二、 政治与职业教育 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1. 政治决定职业教育的地位政治决定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权利2. 政治决定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权利3. 政治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性质

 二、 政治与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1. 职业教育维护现实的政治关系2 职业教育影响社会政治生活质量2. 职业教育影响社会政治生活质量3. 职业教育可以促进一定政治目标的实现 职业教育促进社会阶层合理、 稳定流动

 三、 文化与职业教育 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1 具有活化文化的功能1. 具有活化文化的功能2. 具有文化选择、 重组、 优化功能3. 具有文化交流、 融合功能4 . 具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功能

 第三节个体与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 职业教育的职业保障功能职业教育的职业保障功能 职业教育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功能 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建设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起源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 职业教育的起源 特点1.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生活中进行的2.原始社会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3.生产技术教育发轫于原始社会 形式家传世袭; 师徒相传; 学徒制

 二、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秦以前 封建社会职业技术教育的衰落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的重新定位 解放后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 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 美国现代职业教育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法国代 法国现代职业教育 德国现代职业教育 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业教育

 四、 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 职业教育国际化 职业教育终身化 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 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 职业教育全民化 职业教育协同化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三章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制度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业学校教育制度 职业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概述制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制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我国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学校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

 制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知、 技、 艺)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1 党和国家的法律和教育政策1、 党和国家的法律和教育政策2、 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3、 学制、 学历及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术等级标准4、 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

 我国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培养总体目标 :培养与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培养与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 具有以某种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良好职业素质与发展素质的中、 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我国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 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 服务、 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 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第二节 职业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法国教育部长保罗· 郎格朗提出。 终身教育的概念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 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 既有学校教育, 又有社会教育; 既有正规教育, 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第四章 职业学校教师 教师职业概述 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师专业化

 一、 教师职业概述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职业教育教师的作用1.传播和创造文化知识2.培育新生劳动力3.促进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4.激励学生开拓创新 教师职业的优越性

 二、 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文化专业素质(双师型教师) 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 教学能力素质

 双师型教师溯源 源自于职教发展的矛盾形成于高职高专的实践 形成于高职高专的实践 受推于教育行政的力量

 双师型教师概念双职称说(最初始) 两个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

 讲师+ 工程师,一级教师+ 会计师等一级教师+ 会计师等。 双师型教师的名称由此而来。 职称评审的条块分割。

 双师型教师概念双能力说(最贴切) 具备两种能力:

 教学能力; 行业实践能力。 承担双重角色:

 专业理论教学; 指导技能训承担双重角色专业理论教学; 指导技能训练与实习。 能力是隐性的, 不能作为教师评价、 考核与聘用的标准。

 双师型教师概念双证书说(最通用) 持在双证且具备相应素质与能力的专业教师。 教师资格证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常态化 教师资格证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常态化。

 一般中级资格证书作为标准, 最具可操作性。 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不规范、 不完善;

 双师型教师概念双素质说(最宽泛) 试图回避内涵难以准确表达和统领各种提法。 具有双重素质的教师(讲师或以上)

 , 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

 本专业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2)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企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教师技能培训合格(3)

 近五年中主持或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推广并取得效益。(4)

 近五年主持或参与两项以上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是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技能考证法 学习考试法 短期培训法 挂职煅炼法 企业引进法

 双师型教师的未来发展在对象上:

 由注重教师个体到注重教师群体。在能力上:

 由强调技能到强调双重职业能力。在经验上:

 由强调挂职煅炼到强调行业经历。在来在来源上:

 由单一来源到强调来自企业渠道。上由单来到强来自企业渠道在类型上:

 由不分重点到教师有侧重地发展。终极走向:

 当职业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条件进一步成熟, 我国将最终建立职业教育的教师职业资格标准制度, 从而全面取代双师型教师的提法。

 三、 教师专业化 涵义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1.开始教学, 寻求适应2.目标明确, 胜任教学3.自主发展, 形成风格

 第五章 职业学校学生 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职业学校学生学习 职业学校学生德育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第六章 职业教育专业论 专业概述 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 专业建设的理论模式 专业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 专业概述 什么是专业 专业与学科 专业与职业 专业与职业

 二、 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 影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外部因素1、 政策规划调控因素2、 科技进步导向因素劳动组织优化因素3、 劳动组织优化因素4 、 社会发展平衡因素 影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内部因素1、 学生心理因素2、 教育资源因素3、 终身教育因素

 三、 专业建设的理论模式 专业建设的动力模式——供给驱动与需求驱动专业建设的品牌战略 专业建设的品牌战略——重点专业与名牌效应 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一元机制与多元机制

 四、 专业建设的方法策略 建立学校专业设置的常设机构 规范学校专业设置的操作程序 确认学校专业设置的类型定位 选择学校专业设置的组合模式 确定学校专业设置的组合策略

 第七章职业教育课程论 职业教育课程的涵义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历程 当代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趋势

 一、 职业教育课程的涵义 “课程” 的词源分析1、 我国古代释义 ——课程内容及其排列顺序2、 英语早期释义 —— currere 跑道(学习进程) “课程” 涵义在近代的演进课程涵义在近代的演进1、 横向的扩充2、 纵向的扩充正规课程→领悟课程→观察课程→体验课程3、 动态的扩充 课程的定义课程是为师生共同学习所设计的教育环境, 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范围广泛的教育活动。

 二、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定向性(学生在劳动世界中被认可的程度) 适应性 实践性(会做比会说重要) 双重性(校内成功标准和校外成功标准) 昂贵性实践性

 三、 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 古代学徒制课程 近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萌芽1. 分解技术; 2. 班级授课当代主要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当代主要职业教育课程模式1、 “三段式” 课程模式2、 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3、 行动导向课程模式4 、 M E S 课程模式5、 核心阶梯课程模式6、 群集课程模式7 、 工作本位学习

 四、 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着眼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突出工作本位学习 课程范围广域化课程范围广域化 课程内容理论化 内容组织模块化 课程管理弹性化 整合职业课程与普通课程 整合学校本位课程与工作本位课程 谋求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的等值

 第八章 职业教育教学论 职业教育教学的含义 职业教育教学与普通教育教学的区别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四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工作环节 教学技巧

 职业教育教学的含义 教学的含义 职业教育教学的含义教育教含

 职业教育教学与普通教育教学的区别 教学目标层面——追求传授结果还是传授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层面面——知识定向还是认识定向 教学行动层面——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

 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教学比较专业教室; 教学简约; 内容传授学科体系教学职业情境; 教学反思; 学习管理行动体系...

篇四:职业教育理念

CUPATION2007 06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生产第一线的体能化劳动逐步减少,而智能化劳动逐渐增加,社会生产亦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调头快、效益好”的发展趋势,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社会和企业必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实现特定目标,需要特定的手段,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 , 向学生提供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培训。在职业技术学校课堂教学层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类活动。但两者不是主从关系,也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交互作用,动态生成,并融为一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深入,随着主体教育、现代学习论等相关理论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展开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途径加以研究,积极探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学习方法的研究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从而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习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运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即要求关爱每一位学生,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精神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人人都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为此,我们要加深对职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承认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本身的价值,重视对学生全面的智能开发和人格塑造;要反映每个学生成长中的多元化需求,关爱每一位学生。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以及促进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性的要求,开发多样化的课程和学习项目,真正实行“用户选择”制度;要建立“人人可成才”的发展环境和成长路径,克服学校化和学科化的倾向,凸显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获得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把职业技术教育真正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的范畴,打破对学习对象在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限制,以及硬性管理制度的束缚,让在校的学生以及已就业的成年人都可以接受职业教育或学徒培训,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终身化。1. 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能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其组成元素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从其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概括为:反映能力水平的“能做”、反映态度价值观的“肯做”和反映对社会的适应性的“会做”。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交流、组织计划、信息运用、团队协作的能力等则被视为能力要素中的关键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会是最具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的;也只有成功培育学生这类能力的职业技术教育,才是真正实现了 “以生为本”。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和社会生活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并贯穿于课程目标、门类、结构、内容及其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课程开发的始终。2. 全面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职业教育在进行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诚信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技术思想教育等。学生必须以完成“三学”为职责:学生存的技能、学生活的经验、学生命的意义。二、改革学习方式是构建新型教学生态的核心要素衡量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用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文 / 包德萱理论观点 THEORY 论坛编辑 | 王海英 |zhiyezazhi@163.com25

 OCCUPATION2007 06单位的满意度。这是由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和内涵所决定的。因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人才,使其毕业后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工作岗位。而毕业生的素质又与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所秉持的理念、构建的关系等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社会,教育者很难把全部“存储”的信息通过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全部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在一次性的教育培训中获得从事本职业所需的全部“存储”,不可能指望一次性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受用终身。掌握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1.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的活动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来推动“教”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的认可和尊重,对学习活动独立价值的重新审视与评价,对传统学习机制的转换与重构。本质上,是教育理念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的转变。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角色意识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并充分发挥其有效价值,我们应允许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在确定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并尽可能使教与学的活动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并提倡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归纳以及进行观点的争鸣,使其实现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内容的主体性建构。这样,不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既具备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所需要能力,也具备了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从而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2. “以生为本”,调适教与学的关系。现代职业教育中,必须强调尊重学生本身的价值,重视对学生全面的智能开发和人格塑造,确立“教学即成功”的理念,使“教”的行为能促成有效的“学”,否则,“教”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提高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教师对“教”进行系统的、有目标的变革无疑是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对学生“学”的方式变革来引导或倒逼“教”的改革,并以此作为教与学整体改革和质量提高的契机和思路。相应地,教师的基本职能从“授”转换到“导”: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和教导,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教师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成为方法的牵头人,问题的策划者,学习的导师。其基本任务是:开发课程,设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途径;加工信息资源并采用合适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策划和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选择实现目标的最为恰当的方法。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厌学现象,其原因无疑是因为“学习意义的缺失”和 “角色意识”未确立。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如果把自己锁定为单一的学生角色,在心理上就很难接受 “工作者”的定位。并且,会促成一种非常顽固的思维定势和传统习惯,把学习活动僵化 为 “念 书 ”, 似 乎 无 书 就 不 成 其 学 习 了 。

 客 观 上 ,这也是由制度化学校教育的文化造成的。交易中促进学生从学习者角色向工作者角色转变。强烈的角色意识对 人 的 潜 能 具 有巨大的激 发 作 用, 职 业教育的一 项 重 要 任 务 便是使学生 的 学 习 者 和 工作者角色 在 特 定 的 场 合下获得统 一 。

 换 言 之, 就是要构 建 一 种 可 以 融合工作与 学 习 的 情 境 化职业教育模式。三 、 推 进 工 作 本 位的学 习 模 式 是 学 习方式改革的基本途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 师 为 中 心 、 依据教科书和在班级环境中的学习方式。能力本位下的教学方式应是行动导向的,在教学层面通常被称为“工作本位学习”。1. 建立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意味着其教育思想从传统的强调教育过程转移到强调教育结果,即学员毕业时实际所掌握的操作性能力。在这里,教育结果是可以预期的,是与工作场所的操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较之传统的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提高了产业界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职业教学中的介入程度。与以往那种知识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够为就业作好准备,更直接符合企业的需求;与以往那种企业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要求,更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效益。THEORY 理论观点论坛编辑 | 王海英 |zhiyezazhi@163.com26

 OCCUPATION2007 06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经历真正的知识过程而单纯接受的知识,是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门类、结构和内容的开发,必须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结构中的逻辑主线地位,以职业岗位中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为逻辑顺序,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与之相关的课程管理系统还应“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根据个人差异安排学习单元,建立能沟通各门课程的桥梁”,并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重新回到正规教育中来作出安排。只有这样,职业技术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全面地培育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效果,并促使其顺利就业和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2. 促进教学及其组织方式的改革。知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选择。工作本位的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校教学中重视概念、事实和程序性知识等显性知识的教学,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对策略知识 ( 如启发策略 、 控 制 策 略 和 学 习 策 略 等 )的教学,教学行为从课堂教学转为工作环境中进行。通过把工作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 “做中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克服了学习与工作分离的痼疾,使教学从传统的 “应学什么”改变为 “会做什么”,指导学 生 在 工 作 实 践 的 基 础 上 建 构 理 论 知 识 , 由 “知 其然”达到 “知其所以然”。由于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进行 “有意义学习”,创造的冲动油然而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会因之产生。工作本位的学习模式应遵循的原则:相信学生具备理性、自由,甚至自我否定的能力;不求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完美的人,而是一个犯了错误能从错误中学习的人;推动和促进独立思考,而不是提前给出答案;提倡共同负责,而不是一个人对所有事物负责;提出并允许提出多种建议,而不是只有一种答案;允许进行组织,而不是给出组织措施;允许学生制定计划和控制学习过程,而不是所有的都由教师确定;允许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标准并检查学习结果;奖励和赞扬,而不是指责和挑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营造新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提供课题与相关的信息资料或学习材料,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教与学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并自行反馈和评价,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主动积极、负责与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了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3. 实现学习效果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学习能力同步提高的双重能力。在互相使用的过程中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可以按照自我管理能力及独立性的高低有序展开,如:完全按照给定操作任务练习;参与制定部分操作计划并评价;通过自学辅导材料指导练习;完全自我管理的项目学习;自我管理承担生产任务,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完成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能力发展过程。在教学组织上,有班级课堂教学、独立学习、双人学习和小组学习,并根据需要不断加以变化。与此相关联的教师组织方式,也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专业教学和教研组织,向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转变,通过建立首席教师制、导师制,形成合作教学和合作研究的组织结构。4. 构建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本位观决定学习阵地必须以企业等工作实践的场所为主,以工作任务的真实内在结构作为课程结构,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因为不同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境各具特色,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内涵、表现方式等方面也是各具差异的。这种差异性的 “能力”具有共通的一面,可以进行知识传授,但更多地还须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才能形成,尤其是社会性职业技能,难以用简单的传授或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须由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工作本位的学习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实训中心 ( 室 ) 必须按照生产的要求和职业实践的过程来设计,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实训中心 ( 室 ) ,而不是传统的教室,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真实程度高的情境中学习。同时,实训中心( 室 ) 不再仅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而是融技能训练与专业理论学习于一体。因此实训中心 ( 室 ) 在物质环境设计上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吻合;其二,具有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具体而言,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仿照企业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在空间装饰上,如照明、色彩以及室内布置等方面也要尽量模拟企业情境;在设备陈列方式上,要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中心 ( 室 ) 的教学过程,从而构成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完成仿真或是真实的工作任务,获得丰富的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并使知识内容与工作情境直接相联系,发展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技术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角色意识的转换,使他们从纯粹学习者角色转向学习者与工作者同一的角色,以适应现代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和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大连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技校教研室)理论观点 THEORY 论坛编辑 | 王海英 |zhiyezazhi@163.com27

篇五:职业教育理念

述评 •242我国明确了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涵盖了许多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要求,为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描绘了崭新画卷。1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1.1

 实现产教全方位与深层次融合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推进产教全方位与深层次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首先,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目标,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次,协同产业发展效率第一的经济理念与职业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校学习活动与工厂实习工作统一起来;再次,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深度耦合,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满足产业核心技能要求;最后,要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三链同构”,职校人才层次结构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企业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实习条件和锻炼机会,职业院校师生以技术反哺产业发展。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建设全面协调的产教融合体,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扩大社会中等收入群体,使职业院校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1.2

 打造校企合作新范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类型属性,这要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发展实现全面融合与良性互动,形成校企合作的命运共同体。第一,探索校企合作招生,积极推进职校与企业联合招生的入学模式,探索职校学生较快成长为工厂工人的招生途径,企业提供奖助学金、荣誉称号、分配工作等优惠政策;第二,优化校企合作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可以制定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鼓励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手把手教授学生工作技能;第三,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考核的评价模式,双方共同参与职业资格等级考试的评审;第四,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企业定向提供就业岗位并开展岗前培训,高职院校邀请合作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将职业院校和地方企业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核心途径,并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纵向发展。1.3

 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深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新方向。第一,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打通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培养职校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实现资源协同共享;第二,拓展职业教育理念,鼓励中小学教师引导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树立正确技能观、职业观、择业观,在全社会形成“劳动使人光荣”、“技能使人聪明”、“创新使人进步”的时代氛围;第三,加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联系,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引导学生提前分流,扭转“职教次于普教”的错误认识;第四,建立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修订《职业教育法》,保障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合法地位,完善终身教育法,形成“人人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法规、法律相适应的制度、政策及办法。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是衡量国家教育结构优劣的标准,也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人力资本供给具有重要影响。1.4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和经济发展的精神源泉。开展职业教育工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工匠精神”。第一,高职院校营造良好职业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第二,依托现代学徒制,企业技术人员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参与制定学徒的招收标准、学习要求和考核标准等;第三,劳动者将精益求精的理念和专注的工作态度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增强自身就业能力,实现掌握专业技能和践行职业素养的统一;第四,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使物质奖励更多向掌握高技能的工人倾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2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清晰回答了我国职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办、靠谁办、怎么办的问题,强调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中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的重要地位和时代职责。这些论述是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形成清晰正确认识的的理论钥匙。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展示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路径,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现代化。第一,在开展职业教育工作中,各地党委、政府和高职院校要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和目标要求,有特色地建设高职院校和开设专业课程,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路径选择。第二,各地高职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引导学生当前学习与未来就业相结合、把学到的知识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第三,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当地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当地职业院校建设,为当地职业教育工作提出合理的发展□

 文 /张路佳摘要

 我国对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产教全方位与深层次融合、打造校企合作新范式、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展示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路径。关键词

 职业教育 ; 改革发展 ; 重要论述国家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

 。. .。

 。

 • 百家述评243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这些宝贵的典籍形成了一串珍贵的综合运用多重叙事手法,通过真人演绎的主体选择、多重时空的叙事空间和多元丰富的叙事视角以及影视戏剧化的叙事语言,实现了对典籍文本的全新呈现,并且将蕴含其中的古典思想和当下中国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真正践行了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诉求。3.2

 提高内容创新性《典籍里的中国》策划伊始,节目组确立了每期一部典籍,一个人,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创作思路。沉浸式戏剧在打破传统观演关系、更新观众感官体验、激活导表演的潜能、丰富戏剧市场生态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其挑战了国内戏剧观众长久以来的“固定观看”视角,不仅给予观者在戏剧场域内的活动权,还进一步提供参与剧情的可能性。在以往的戏剧节目体验中,观众参与感固定且微弱,从未成为戏剧演出中的主动力量,更谈不上“沉浸”,这样新的结构从接受角度看来具有新奇性、创造性。3.3

 增强节目互动性在节目中的典读会环节,演员们共同围读典籍里的经典篇目,从而对经典作品的文本意义和精神蕴含有一个真切的了解和体会,对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在身份认同和情感心理层面达致身心合一,产生情感共鸣与思想贯通。典读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带领观众一起阅读经典,和观众在阅读的过程中共同对历史故事和典籍价值产生新的认识。这种亲身体验的阅读过程既增加了演员对典籍故事的把握,也深化了观众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了解,不仅实现了演员与历史典籍的互动,也实现了观众与节目内容的互动。4

 结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路径。《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传统经典作品的现代解读,充分挖掘出深藏在典籍文本里的古典价值和传统精神,无论在节目创新和传统文化弘扬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平台也更加多样化,随着观众需求不断变化,电视文艺节目更是需要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未来电视文艺节目的繁荣发展。建议。第四,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让每一位劳动者通过劳动自力更生。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也对指导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上接第 241 页)【参考文献】[1]耿璐萧.文化类电视节目市场运营研究[D].长安大学,2019.[2] 李子煜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D] 山西师范大学 ,2020.[3] 周晓宇,张睿 .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与传统文化 [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3):17-19.[4] 刘嘉欣 , 康杨 . 传统文化类节目发展现状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8(4):131-132.[5] 龙迪勇 .《空间叙事学》[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362.[6] 郭钏 .《典籍里的中国》的叙事策略分析 [J]. 当代电视 ,2021.7:51-54.[7] 车晓宇 . 从观众接受视角看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J].戏剧文学 ,2021(1):75-83.[ 作者简介:闫弘乾,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指导教师:孔德刚,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4] 徐平利 .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效性探析 [J]. 职教论坛 ,2021,37(08):47-54.[5] 庄西真 . 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 [J]. 职教论坛 ,2021,37(08):1.[6] 应小萍 , 罗劲 . 社会心态视角下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J/OL].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1(05):76-84[2021-09-14].https://doi.org/10.16822/j.cnki.hitskb.2021.05.011.[7] 高娜娜 .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 : 内涵、困境与出路[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8):65-68.[8] 张旭 , 王庆贺 , 周雄庆 .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34(16):29-30.[ 作者简介:张路佳(1998--),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考文献】[1] 霍丽娟 . 区域创新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研究 [J/OL].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7[2021-09-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026.g4.20210827.1516.010.html.[2] 朱德全 , 熊晴 . 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逻辑理路 : 价值与路向 [J/OL].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10[2021-09-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3.1003.C.20210825.1501.004.html.[3] 崔志钰 , 陈鹏 , 倪娟 . 职业教育政策试点 : 逻辑特点、问题解析与改革建议 [J]. 西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1,47(05):123-133+225.。

 。. .。

 。

篇六:职业教育理念

20 卷 第 7 期 职 业 技 术 Vol.20 No.72021 年 7 月Vocational Technology Jul,2021DOI: 10. 19552/j. cnki. issn1672 -0601.2021.07. 016“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模拟导游课程设计研究李 丹( 伊犁丝路职业学院,新疆 伊犁 835000)摘 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分析了当前导游专业的发展形势和实践教学现状,列举了“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模拟导游课程设计实例,并总结了模拟导游课程设计的亮点、不足,以期为导游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关键词: 职业教育; 模拟导游; 课程设计; 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码:1672 -0601( 2021) 07 -0088 -06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Simulated Tour Guide Course underthe Concept of“Suitable Vocational Education”LI Dan( Yili Silu Vocational College,Yili 83500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suitable vocational education”,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and practical teaching status of tour guide major. This paper enumerates the examples of the design of simulated tour guide courseunder the concept of“suitable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summarizes on the highligh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design of thesimulated tour guide cours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teaching design of other courses related to tour guidemajor.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imulated tour guide; course design; teaching reflection收稿日期:2020 -11 -16作者简介: 李丹( 1992—) ,女。本科,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0 引言2019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点强调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1] 。紧接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六大部门联合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大规模扩招 100 万人,这放在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说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正在全方位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无疑是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育人机制改革。1 关于“适合的职业教育”适合的职业教育是“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育,给予学生一定自主选择的权利,才能为需求复杂的社会培养出丰富多样的人才,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专业选择机制、灵活的课程选择机制等方式得以实现[2] 。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提出:唯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通过科学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方式,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特色教育[3] ,重点强调职业教育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即每一个独特的个体,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8 8 —

 “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模拟导游课程设计研究 第 7 期2 导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适合的职业教育是完美的、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导游专业作为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现代工程与旅游管理学院的主打专业,承载着为新疆旅游产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学生学情和专业实践教学情况,与东部地区的相关职业院校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 1 所示。表 1 导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表项目名称 当前形势 教学现状文旅融合深度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现如今,人们的旅游,不再局限于看风景,更注重人文的享受,传统的导游岗位已悄然发生变化,旅游的业态发展也将更具个性化、主题化和多样化。在导游专业实际授课中,教师的职业认知有待提升,课程设置没有加大人文基本素养的培养,没有明确岗位规划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特别是没有将知识能力教育与思政教育并重、学生岗位实践与岗位证书相结合等。校园模拟讲解为实现导游执业的自由化,国家旅游局取消了导游由旅行社委派的规定,这就对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传统的校园模拟讲解已不能满足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受学生生源和地域特点的影响,校园模拟讲解还停留在基础景点的讲解,创新、发散性思维缺乏,“头脑风暴式训练”往往只局限于大赛选手的专项练习,没有做到普遍化。虚拟现实技术信息化时代,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技能的复合化、信息的高效化,从业的专业化,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VR) 开展导游专业实践教学,情景模拟逼真,针对性强,具备丰富的感官体验,实训成本也极大地降低了。目前,受信息化办公条件的制约,固定的沙盘讲解已成为过去,迫切需要构建多人合作模拟讲解学习平台,开发虚拟景区漫游系统软件是西部地区导游专业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二课堂开发职业教育中的第二课堂,是应用型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5] 。尤其是新冠疫情过后,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迅速,需要有效地衔接理论课堂与实训课堂,所以第二课堂亟待开发。以“导游实务”课程为例,在第二课堂的实施中,部分导游专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门课不但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教学的补充。作为导游专业核心课程,没有将第二课堂拓展到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活动、思政教育等。3 “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下模拟导游课程设计实例结合以上导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可知,当前旅游业形势严峻,教学现状也亟待提升。笔者以多次调研为基础研究依据,在“适合的职业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针对模拟导游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正在尝试探索导游专业适合的教育。3. 1 教学内容模拟导游: 瘦西湖导游词讲解。3. 2 教学设计背景3. 2. 1 行业需求背景在导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背景下,学生不仅要达成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制定的专业技能目标,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导游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因此,专业主干课程模拟导游也就成了学生自身素养与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3. 2. 2 课程学习背景在强化学生导游技能的同时,通过与其他专业课程资源如“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法规知识”“江苏导游基础知识”等知识、信息的整合,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利用已学资源,实现学生的导游能力提升。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利用景点情境创设,学生体验从学生到导游的角色转换。3. 3 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调研分析结果,我们确立了导游职业的六大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专业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法规素质、应变素质及综合素质,从六个方面紧紧围绕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这一主线进行项目课程改革、教学设计,培养出适合职场的高素质的旅行社从业人员。3. 4 教学设计理念在“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在充分明确“培养学生具备导游人员的基本素养”的总课程目标要求后,在设计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 9 8 —

 第 20 卷 职 业 技 术渗透、三个注重”的教学设计思路。“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两个渗透”即第一是在教学中渗透行业标准,以就业为导向; 第二是渗透以实践为主线的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三个注重”即注重工学结合、注重能力本位、注重多元评价。3. 5 教学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为模块一园林艺术基本知识与讲解方法和模块二园林艺术讲解技巧与导游要领的拓展运用,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园林艺术导游的理论知识。通过模块二两个话题的实践训练,学生准确、熟练运用园林艺术导游基本知识、导游讲解方法,内化讲解要领和导游要领,逐步学会自主学习,配以学生最想去实习的景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创设情境,学生感受身为导游角色后的不同感受,体验岗位角色,内化知识进而转化为技能。3. 6 教材分析《园林艺术导游实训》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如嘉主编的《模拟导游》第四章第四节《园林艺术导游》和第五章第三节《讲解要领》。该教材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丰富,难易适中,但与地方景点结合度不高。依托原书的基本框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我将原先的章节重新整合为三个项目主题,调整后的项目由了解导游到走近导游再到体味导游; 项目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层次、三个注意点”整合思路进行,真正做到了教材为课程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做到了教材成功的二度开发。3. 7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导游专业二年级 1 班的学生,其中女生 33 人,男 6 人,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学习积极性高,态度端正。已经学习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法规”“江苏导游基础知识”专业课程。3. 7. 1 知识现状已经掌握瘦西湖景点知识。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已经理解了中国园林基本知识和导游常用讲解方法,但缺乏正确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能力。3. 7. 2 技能现状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理解了基本的园林艺术导游讲解技巧与要领,也有一定的导游讲解能力,但缺乏技能展示的实践能力。3. 7. 3 学习能力通过前两个模块的观察,四个学习小组都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能灵活应用网络平台,但缺乏资源整合的能力。3. 8 教学目标3. 8. 1 模块教学目标基于模拟导游课程性质,在了解导游人员工作的基础上、在学习了通用的导游讲解方法与讲解技巧的基础上,通过项目一的自然景观导游讲解训练、模块一模块二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学生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园林艺术基本知识与园林艺术导游要领,进入模块三的拓展训练———园林导游实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园林艺术基本知识、园林导游讲解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描述出心中最美的景点,达成话题一“心中最美的景点”中的学习目标与能力要求。掌握好园林艺术讲解技巧和园林艺术导游要领后,通过角色扮演、亲身实践,总结出问题并不断完善改进,达到举一反三、准确掌握。3. 8. 2 话题二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导游讲解技巧。能力目标: 正确运用讲解技巧讲解瘦西湖。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与团队意识。3. 9 话题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导游讲解技巧。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导游讲解技巧讲解瘦西湖。3. 10 教学方法3. 10. 1 任务驱动法(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针对本模块内容,我们通过创设不同的任务,再将任务进行分解分配,激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课中“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后“合作练习式”学习,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地掌握本节课的主— 0 9 —

 “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下的模拟导游课程设计研究 第 7 期要教学内容。3. 10. 2 微课程教学法( 教法) ———赏析法( 学法)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重点,我们拟采用“微课程”教学法对所学重要知识点进行教学。通过微课程预习,学生课前就能够知道老师讲授的重点,课中能够高效迅速地掌握知识要点; 在课中学生采用赏析法,对五亭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3. 10. 3 微格教学法( 教法) ———练习法( 学法)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发现自身不足,熟练进行导游讲解,我们拟采用微格教学法对五亭桥的讲解进行实训; 而学生在练习法的指导之下,通过多次模拟“微格”,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讲解,提高自身的讲解能力。3. 11 课时分配本话题分为四个课时,每课时授课时间为 45分钟,具体如表 2 所示。表 2 课时分配表项目名称 环节名称 分配时间课前 学: 翻转课堂 小试牛刀课中评: 专家评价 明确任务 10 分钟比: 微格对比 发现问题 30 分钟析: 自主探究 分析问题 35 分钟练: 角色扮演 解决问题 55 分钟展: 终极考核 成果展现 35 分钟评: 总结评价 巩固提高 15 分钟课后 课后作业 强化技能3. 12 教学实施过程( 话题二)教学实施过程,如图 1 所示。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含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课前翻小转试课牛堂刀1. 观看微课学生观看“名师秀微课”视频。2. 录拍视频任务一: 每位学生到瘦西湖进行实地调研,讲解拟好的导游词拍 成 视 频,分 享 至 学 习平台。3. 投票预选学生在导游通学习空间中对照上传视频完成“预选心中最美的导游”投票活动。生: 1. 每位学生观看“名师秀微课”视频,结合前面课中学到的园林艺术基本知识和讲解方法尽力讲解好瘦西湖,拍成视频上传至学习空间。2. 每位学生登录校导游通学习空间,对照上传视频完成“预选心中最美的导游”投票。3. 对得票率最高的前二十名学生进行额外加分。师: 1. 及时关注投票结果,为得票率高的学生加分。2. 上传微课及优秀讲解视频,同时链接需用网站,供学生选择,作为课堂的导入。3. 分析初步讲解视频,发现问题,思考突破难点的方法。1. 翻转课堂,课前热身。2. 课前对瘦西湖进行初讲,检验学生对导游讲解技巧和导游讲解要领的掌握程度,将教学延伸到课前。课中( 一)评专明家确评认价务1. 专家评价瘦西湖导游班班长与成员点评学生的讲解视频。行业专家: 课前在导游通学习空间查看学生的讲解视频,点评学生们的作品不符实际讲解要求之处,并辅助学生完善。2. 明确任务明确本话题的最终任务。生: 明确本话题的最终任务: 通过行业专家的最终考核,顺利获取实习资格。生: 发现优点,保持自信。1. 邀请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使教学 更 加 贴 近 导 游 工 作实际。2. 行业专家点评学生的讲解视频,并指出不符合行业要求之处,激发了学生的求胜心。3. 在课程开始即明确最终任务。( 二)比微发格现对问比题1....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职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