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2-12-22 19:00:04 讲话稿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3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篇一

首先非常欢迎大家来两河检查指导综治维稳工作,现在我代表两河村两委就今年来综治维稳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以简单的介绍,

我村综治维稳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及镇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及xx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立足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励精图治,扎实推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我村始终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始终把综治维稳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村支书和村主任负总责、各协管员各司其职,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年初镇党委政府与我村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对综治工作细化指标,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按照“细化、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要求,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把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要求、标准全面细化分解,明确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加强阵地建设,重视综治组织网络建设。

二、夯实基层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1、突出严打整治,加大打击力度。我们坚持“严打”方针,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控制了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有效保障了正常的治安秩序和广大人民。

2、突出防控重点,构建防控体系。一是加强村级巡逻队伍建设,提高治安防范能力。二是继续深化村、群共建治安联防活动,确保村、群周边治安稳定。三是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按照村内各重点场所的自身防范需要及治安管理要求,我村对重要路段随时安排人员全天候监测。四是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做到勤上门、勤检查,有效阻止了违法犯罪发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五是做好防范和处理假“基督教”等邪教组织工作,大力开展防范假“基础教”干扰破坏宣传,辖区内没有发生假基督教等邪教组织及破坏活动

3、积极化解矛盾,妥善处置纠纷。健全工作制度,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针对我村土地、山林等纠纷问题,我村加大矛盾排查的力度,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主要位置,运用说服教育、多方疏导,依法调处,全年共受理矛盾纠份6起,成功调处6起。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

4、重视安全生产,加强监督管理。我村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不断加全生产管理力度,村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公安干警实行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在建筑、学校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止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5、法制宣传工作。今年是“六五”普法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开局之年,我村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如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利用村务公开栏、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一是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综治暨平安宣传月活动,制定活动方案。二是以标语、村务公开栏,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开展“法律进村”、“交通安全进学校”、“食品安全进村”等活动。综治暨平安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干部群众重视综治暨平安工作的程度,对参与维稳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三、明确目标责任,完善三级联创机制。

一是加大村综治规范化建设,在原有基础上,重点是抓好软、硬件规范化管理,通过每月综治例会,以会代训提高规范化水平。二是建立三级联创活动考评办法和机制,按照包村干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结合建设“创建平安村、单位”活动,提出以创建“平安村”、“平安家庭”目标。三是明确“三级”联创的对象,即村支书和村主任为综治责任人,年终本辖区责任区实现创建目标者,将给予奖励。

四、精心研究部署,扎实推进创建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抽调精干人员,专人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督促我村综治各项工作的落实;我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今年综治工作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二是明确职责,责任到位。把综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三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今年我村被列为“法制示范村”,我村将发挥示范作用,全面实现村互动,整体推进,努力营造“创建平安村、单位”的大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努力,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扎实工作,真正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建设人民群众的“平安村”。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篇二

党的xx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xx届三中全会对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尽快提高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工作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有效运转作出了顶层设计,指明了社会组织工作的宏观方向。为此,全国残联系统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强助残社会组织工作,配合发展改革委、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发挥培育、孵化、引导、规范助残社会组织发展的应有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助残资源,形成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合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我就残联系统开展助残社会组织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以中央精神为指针,以残联章程为依据,充分认识残联系统加强助残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工作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出席有关会议、活动。20xx年3月,致信祝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5月,在亲切会见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代表时即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份内的责任,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各级残联要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职责,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团结带领残疾人继续开创工作新局面”。俞正声同志在出席基金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时讲话指出:“进一步做好保障残疾人权益、改善残疾人民生的各项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张高丽同志在中国残联“六代会上”的祝词中指出,“ 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对助残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动员社会力量为残疾人生活工作学习提供服务”。王勇同志在国务院残工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动员社会参与,激活市场活力;搞好典型宣传,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加强残联建设,发挥残联作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中国残联作为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中国残联章程》规定,中国残联具有“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履行“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管理和指导各类残疾人社会组织”等重要任务。回顾历史,助残社会组织与中国残疾人事业更是颇有渊源,一起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一起高举人道主义的大旗,一起唤醒残疾人的自发自觉自主意识,一起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一起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对助残社会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残联章程、职能定位、事业传承、现实需求和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决定了残联系统在加强助残社会组织工作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因此,各级残联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理解、包容同生共源、共同成长的助残社会组织,扶持、帮助他们成长与发展。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到助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加强助残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中央精神和中国残联部署进一步促进助残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二、以工作实践为基础,以示范经验为引领,总结交流各地残联开展助残社会组织工作的经验做法

助残社会组织作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利益的代表者之一,是残疾人表达诉求与愿望的重要载体,是满足残疾人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重要有生力量,对于更好地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同步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中国残疾人事业一起成长的助残社会组织,一直得到中国残联的关注与支持;为基层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助残社会组织,也一直得到各级残联的重视与支持。各级残联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可资借鉴、初具成效的有益经验。

(一)中国残联在助残社会组织工作方面的探索和部署。

中国残联历来重视社会治理工作,支持和推动助残社会组织发展。张海迪主席在“六代会”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助残服务,推动残疾人社会组织规范建设、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志愿助残服务”。近日,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在全国残联理事长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激发社会的助残活力、市场的助残活力。要把激发残疾人和助残社会组织活力的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推动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努力放大政府资源的社会带动效应,促进相关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努力激活社会组织的助残活力,构建起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和能够得到有效监管的助残社会组织管理办法,拓展社会志愿助残、公益助残等内容”。鲁勇理事长在接受《中国政府采购报》专访时指出,“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是一种工作思路、运作方式和资源整合方式的变化,推广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政策有助于实现政府、残联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优势互补。残联组织要以此为契机,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努力放大政策效应,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品质,让全社会了解残疾人服务需求,以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按照中央精神和中国残联领导指示,中国残联进一步加强助残社会组织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纳入大局、统一部署。20xx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规划。“规划”确定的八个服务领域都包含相应的残疾人服务内容,同时设“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专章,明确了重点任务、基本标准和保障工程,体现了残疾人服务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重要地位。20xx年中国残联向国务院专项请示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先行先试,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96号)中,着重明确“残疾人服务”为政府购买的七大项公共服务之一。积极参与民政部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意见征求工作,代表残疾人及助残社会组织提出需求与愿望。积极贯彻落实国办发96号文件,20xx年4月与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并下发《关于印发<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试点任务、工作要求以及项目目录等。

二是分类指导、开展试点。指导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完成社团登记,探索法人治理模式。中国残联给予各专门协会大力支持,重点指导各专门协会规范运作,从各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努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加强自律和诚信建设,提升工作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工作规则、法人治理规范等工作制度,成立项目评估和财务监审委员会,完善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工作项目和财务管理机制,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20xx年启动6个省及18个市和市辖区的社会治理试点工作。20xx年,将助残社会组织工作融入中国残联基础管理建设工作,并制作《助残社会组织统计台账》开展基础数据调研、统计,在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中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加强研究,密切联系。1999年下发《关于了解残疾人群众组织情况的通知》,20xx年下发《关于收集残疾人社会组织有关情况的通知》,对助残社会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和情况收集。20xx年向全国下发《关于开展残疾人社会组织调查的通知》,联合清华大学开展“中国残疾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研究”,回收问卷8021份,形成近5万字的《残疾人社会组织调研报告》。自20xx年以来,每年都与助残社会组织召开联谊会;自20xx年以来,连续8年参加五届福建“同人论坛”。20xx年4月举办“残联组织社会管理与服务研讨会”,研究残联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具体思路、有效举措,探索如何推动助残社会组织和民办服务机构在残疾人事业中切实发挥作用。20xx年参加京津冀三地专门协会峰会。与民政部、高校专家通过讲课、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

(二)地方残联在助残社会组织工作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各地残联根据中央关于推进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总体精神,按照中国残联有关加强助残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的整体部署,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创造了不少有益经验。

北京市残联等充分发挥枢纽作用,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和扶持助残社会组织。经北京市编办批准,市残联成立社会工作部(5个公务员编制)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0个事业编制),逐步建立起先认定、再评估、最后扶持的管理体系,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20xx年投入1300多万元)购买服务项目,并逐步建立项目申报、专家审核、第三方评估等相关制度。同时加强党的建设,成立北京市残联社会组织党工委和联合党总支,在贯彻党的重大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上海市残联等积极将其纳入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残联的主导、示范作用。作为上海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一,上海市残联与民政局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级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个人和家庭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开发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初步形成了“残联主导推进、社会协同运作、多元模式并行、服务项目互补”的工作格局和“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实施、项目独立运作、专家全程指导、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助残服务新模式。20xx年,全市各区县残联购买社会力量助残服务项目达94项,并在嘉定区建立“上海市助残社会化实验基地”。

湖北省残联搭建培育平台,成立湖北省残疾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助残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引进入驻30多家,占总入驻组织三分之一。湖北省、黑龙江省残联借助合作项目的优势,学习合作方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从20xx年开始,两省借“长江新里程(第三期)——关爱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的契机,以“全程陪伴”(即由专业工作人员帮助助残社会组织开展项目的申报、审核、实施、评估、总结等,陪伴助残社会组织一起成长)为方式,培育、引导、支持助残社会组织。

广东省残联通过行业协会(如残疾人服务业协会)开展助残社会组织的管理与服务。广东省残联于20xx年4月注册了省残疾人服务业协会,由从事残疾人服务项目的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等自愿组成。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20xx年和20xx年,仅省级残联通过财政预算向社会组织购买的助残服务经费总额达72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地区7个地级市残联购买社会组织的助残服务总额达8000多万元。

陕西省残联与省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按照“鼓励扶持、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坚持同等对待、公平竞争的原则,对民办、公办民营和公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统一标准,一视同仁,促进公平竞争。明确登记注册,实施项目支撑,落实人员待遇,享受税费优惠,支持民间投资,鼓励社会捐赠,实现资源共享。

成都市、东莞市等组建事业单位加强对助残社会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成都市编办批复成立市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全市助残社会组织提供信息咨询、业务培训服务;为有意向成立的助残社会组织提供孵化服务;受市残联委托,依法对助残社会组织提供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东莞市残联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东莞市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推动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市财政提供场地、设备和无障碍改造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实施0—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的项目给予康复补助。

苏州市残联、铜陵市残联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园、孵化基地和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为助残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扶持。苏州市助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成一年间,全市助残社会组织(含备案组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9家,达到381家。铜陵市目前已有6家助残社会组织在其中接受培育孵化,全市为残疾人提供直接服务的社会组织已达76个,占全市社会组织总数的15.6%。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感谢大家参加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下一代互联网与高校应用服务架构创新研讨会”。今天研讨的主题为什么要聚焦在下一代互联网?我想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半数的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中国也产生了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企业,在全世界面前我们算是一个互联网大国。

但我们还不是网络强国。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制高点的今天,建设网络强国无疑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应该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核心工程。

一、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是重大的战略举措

前不久,中央颁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释放了很多重要信号。这部规划和指导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__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

第二步到20__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络信息企业。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纲要》还提到,以体系化思维弥补单点弱势,积极争取并巩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着力构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比较优势。

《纲要》还要求,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推进公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并且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事实上,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是我们在网络空间领域拓展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发力点,也是开展移动互联网研究、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创新的主战场。

认真学习这份《纲要》,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信息化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自主创新精神的更高要求。面对宏伟目标,我们需要思考:高校应该怎么做?高校的网络研究和信息化工作应该怎么做?

二、高校一直是我国互联网创新的广阔舞台

今天参会者都是来自高校信息化领域的老师,对于高校的互联网创新激情一定深有体会。互联网进入中国,是从高校开始的。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建树,也源自于高校。

当然,在ipv4互联网时代,我们主要是跟踪和模仿;而在ipv6下一代互联网方面,我们的cngi-cernet2开创性地走了纯ipv6路线,建成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在这一创新性的技术路线下,cernet相继在两代网过渡技术、基于真实的原地址认证等方面获得了国际首创的突破性成就,先后获得了11项国际互联网标准rfc。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上,已经完全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人,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领域,我们要成为领跑者,主导者。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个光荣的使命。我们需要的是责任担当和不懈努力。

正因为有责任,由教育部科技司担任指导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和赛尔网络共同设立并提供资助资金的“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管,赛尔网络主办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今年也是第二届了。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两项活动对于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所产生的带动效应。可以说,高校在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下一代互联网也将成为我国高校下一阶段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

三、下一代互联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

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方案》。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国家对未来30年高等教育的规划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的导向。

在这样一个大学已经没有围墙,教育互为师生的时代,要实现差异化发展,要在世界范围确立并保持自己的一流学校、一流学科地位,离开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不可想象的。今天,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已经有目共睹,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学习的方式和形态将彻底被翻转。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让我们听课的教室、授业的老师、学习和生活的校园都搬到了云端,虚拟到了身边。

下一代互联网的海量地址、带宽优势和安全机制,以及其所承载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新应用,将会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科研应用的多元发展;推动高校管理流程的成熟完善。未来云端一体化的高校智慧校园应用服务体系,将重构世界一流大学的存在方式。

未来是美好的,任务是艰巨的。我提议,大家可以细细比对一下两份文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里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三步走”目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方案》里关于“双一流”三个阶段的目标,我们或许会有更多的启发,会发现作为高校信息化工作者更大的责任。

尽多大的责任,才能有多大的成就。”一项技术难题的攻克是创新,一个业务空白的填补是创新,一项应用服务的改进是创新;一项管理流程的优化也是创新。下一代互联网将让网络无处不在,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也必将无处不在。各位同仁,让我们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我们今天的汗水,必将造福于明天的人类。

推荐访问:研讨会 高校 讲话稿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3篇) 2022年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3篇) 高校科技工作会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