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鹿和狼故事》教案设计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3-01 15:15:05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鹿和狼故事》教案设计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鹿和狼故事》教案设计3篇【精选推荐】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凶残、狡猾。)

  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

  (狼:哺乳动物,犬科,性格凶暴,*时单独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袭击各种野生和家禽,是畜牧业的主要害兽之一。有时也伤害人类,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

  练习:(投影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理解词语:

  厄运:不幸的遭遇。

  锐减:急剧地减少。

  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护保持。

  糟蹋:浪费或损坏。

  威胁:用威力逼迫或恫吓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违反。

  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十分厉害。

  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3.说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发表各自的见解。

  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组交流讨论。

  3.汇报。

  汇报思考题1。

  甲组: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

  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

  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乙组:这项决定的结果是

  ①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

  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衡遭到了破坏。

  ④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别下降。)

  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甲: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衡。

  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五、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蛇与庄稼》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

  六、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2.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你的朋友听。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鹿和狼

  1、谁能说说你对狼的认识?你对鹿的了解呢?(鹿:温柔善良,让人喜欢。狼:凶恶狡猾,让人憎恨,如《会摇尾巴的狼》、《狼和羊》。

  2、板书《鹿和狼的故事》,看了题目后你想说些什么?

  温柔善良的鹿和狡猾凶恶的狼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做什么?(读书

  二、学生读课文。

  1、自己将全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你想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

  三、课文中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你就读哪一部分,边读边想你为什么选择这一部分。

  四、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说一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1、罗斯福总统决定由*雇请猎人去消灭狼,目的是为了保护鹿,让鹿繁殖得更多一些。

  2、经过25年的猎捕,鹿没有了天敌。

  3、鹿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4、鹿吃光了森林中的植被。

  5、鹿病死了无数只,还有一些饥饿而死。

  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选择大家找出课文中的不同观念,用自己的观念及想法进行一次辩论赛。

  正方

  罗斯福是对的,他杀狼是为了保护鹿。

  反方

  罗斯福是错的,他违犯自然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规律。

  六、总结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动物和动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种生物的存亡或数量发生变化,常常会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影响到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这就是鹿和狼等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推荐访问:教案设计 故事 《鹿和狼故事》教案设计3篇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1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1年级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1分钟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100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