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荷马史诗有感3篇

时间:2023-08-03 10: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读荷马史诗有感3篇

读荷马史诗有感篇1

这是一个拥有神的世界,在这神的世界里,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特洛伊战争。神降临到人间,与人类一起战斗。在特洛伊的最后五十一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便有两军数十名英雄丧生。而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使希腊军不惜一切代价去攻破特洛伊?是那只邪恶的“金苹果”?是绝世美女海伦?到底是什么?一切无法得知。

在这个世界里,神的权利是无限的,他们想做什么,没有人能够阻拦。在忒修斯的婚礼上,纷争女神因没有受到邀请而生恨,从而丢下了金苹果“送给最美丽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美丽女神阿芙罗狄忒都认为自己是最美的,应该得到金苹果。而宙斯却有事没事的把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牵扯了进来。三位女神纷纷向帕里斯许愿,用以得到金苹果。得到金苹果的美神,按照允诺帮助帕里斯得到了希腊美女——海伦。希腊人不允许这样的侮辱,举军攻打特洛伊,而众神各助一方。战争就这样进行了十年,死尸也布满了大地。

神界的人原本一场快乐的婚宴,由于妒恨从而勾心斗角,造成了人间的一场大灾难,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如果没有这种利益,那么也不会有恨,世间也会变得和平,万物一片安宁。

语言虽然美丽,但是战争是残酷的;神话即便动听,也无法掩盖事实的真相。

特洛伊的事实是存在的,那就是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当时希腊各个城邦的战争连续不断,民不聊生。而在希腊的附近,小亚细亚,也就是如今的土耳其,那里有一个美丽富庶的国家,也就是特洛伊。而那只金苹果,就是使那些野心勃勃的权利者所梦寐以求的利益。而这时,神话便成了最好的武器。我们现在都知道,是没有神的;但在当时,迷信的人们对神的尊敬度是很高的。如果说,这是神的旨意,那么那些人们必会奋勇向前,走上不归之路。

几千年后,人们早已脱离了那种粗鲁野蛮的生活,再也不会衣不蔽体,也不会茹毛饮血。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但是“战争”依然进行,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这些“战争”中,有的是平时的勾心斗角,有的则是真正的战争。看看几年前,美国找尽各种理由去挑起伊拉克战争,绞死萨达姆,其中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石油,有了石油便可以称王称霸,取得更大的利益,这难道不是吗?

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以史为鉴,战争值得我们每个人所唾弃。呼吁和平,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英雄们的血不白白流掉,让那些利益集团所造成的悲剧重演!

读荷马史诗有感篇2

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赫克托耳、奥德修斯、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阿喀琉斯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阿喀琉斯的出身来看,在史诗中,阿喀琉斯是一位英雄,和其他的古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腊联军中最大的英雄。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首先,他在战场上几乎是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敌人的特洛伊英雄,从特洛伊人在对没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和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战,比如身着阿喀琉斯的黄金战甲的帕特洛克罗斯出击时,特洛伊人从远处看到他,以为是阿喀琉斯来了,即吓破了胆,阵脚大乱,自相踩踏致死的人无数,在阿喀琉斯罢战期间,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若不是埃阿斯等希腊英雄的英勇抵抗,希腊人的战船可能都会被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喀琉斯重新武装上战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特洛伊第一英雄赫克托耳被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人元气大伤。其次,阿喀琉斯忠于自己的朋友,当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时,他真心实意地痛惜帕特洛克罗斯的牺牲,决心为他复仇,于是他又重新武装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并将他的尸体捆绑在战车上驱车游行,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忠于朋友的体现。因此,阿喀琉斯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

阿喀琉斯也有他的弱点存在,比如当大统帅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公开斥责他的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他斥责阿伽门农的私心是正确的,但是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的罢战给希腊联军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是何等的残酷,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由以上三例可以看出,阿喀琉斯也是一个残忍、任性和执拗的人。

同时,从一些细节也不难发现,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我宁愿在人间当奴隶,也不愿在阴间当君王”。表明了他热爱人间的生活态度。

总之,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当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是鲜明多面的,他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氏族社会英雄人物的特征。

读荷马史诗有感篇3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著作。它是欧洲叙事诗的经典范例,内容丰富多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后世欧洲的诸多作家提供了丰富了素材。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关于荷马所生的年代,出生地和是否确有其人都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他可能生于公元前9、8世纪之间的小亚细亚〔安那托利亚〕海边的希腊殖民地。有希腊人的圣经之誉,柏拉图曾说过,精通荷马史诗就精通了一切

伊利亚特述说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大将阿基里斯之间的冲突,以此为焦点,详细叙述了在特洛伊战争中十年发生的故事。

阿伽门农抢走阿基里斯的女奴,于是阿基里斯当众立誓不再参加作战,希腊联军因此节节败退,阿伽门农只好遣人请求阿基里斯参战,但是阿基里斯不为所动;阿基里斯好友帕特罗克洛斯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里斯为了替好友报仇,改变初衷重返战场,他战无不胜,亲手杀死赫克托尔,因此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只身与阿基里斯交涉,希望能用重金赎回赫克托尔的死体。

奥德赛描写伊塔卡岛国王奥德修斯攻克特洛伊后返回家乡,却在途中漂泊了十年的故事。

自从奥德修斯献出木马奇计,使得希腊联军得以攻破特洛伊城,他却因此刺瞎了海神之子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眼睛,故得罪海神波赛冬,返乡途中历经劫难,其妻潘尼乐普(Penelope)一直耐心等待丈夫的归来,但是备受求婚者的困扰,最后奥德修斯得到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帮助,返乡击杀众多求婚者,夫妻得以团圆

两部史诗都主要描述英雄的故事,但是风格上仍有所差异。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中的两军的激烈厮杀,奥德赛描写英雄作为普通人的感情。荷马史诗深动刻画众多英雄形象,阿伽门农傲慢无礼,阿基里斯恃才自傲,赫克托尔爱国护民,奥德修斯聪颖睿智,潘尼乐普贞洁不二等等。

虽然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各有千秋,但是它们无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没有互相孤立,而是互相衬托。伊利亚特的焦点是阿基里斯的故事经历,但是它的结局直到奥德赛中才有交代。奥德赛的主角是奥德修斯,可是他的英雄形象在伊利亚特中已经有了鲜明的形象,并且暗中埋下了伏笔。此外,奥德赛中交代许多在伊利亚特中已经出现的重要人物的结局,因此奥德赛就是全部荷马史诗的共同结局。

两部史诗除了本身具有史料价值外,描绘从氏族部落时期到奴隶制萌芽之时古希腊社会的生活场景。在史诗的描述里,众神的干涉尽管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显示了命运的威力,但是人的勇猛坚强、忠厚诚实,以及崇尚自由和光明的美好品德,也会影响自己的命运。

推荐访问:史诗 有感 荷马 荷马史诗的读后感 读荷马史诗有感2500字 荷马史诗赏析 荷马写的两部史诗 荷马史诗讲了什么 荷马史诗经典段落赏析 荷马史诗导读 《荷马史诗》的内容及价值意义 荷马史诗心得感悟 荷马史诗读后感600

最新推荐